得知曹操已经逃离洛阳消息的董卓,虽说心中大怒,却也无可奈何。自曹操刺杀之后,董卓出入均带甲胄之士随身保护,旁人想是近身却是难上加难。被董卓扶上帝位的献帝只是一个花瓶而已,那些忠于汉室的老臣纷纷告病,朝堂真正变成了董卓的一言堂。

逃得性命的曹操,于陈留举兵,讨伐董卓。檄文昭告天下,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得到檄文各路诸侯纷纷响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于陈留举兵的曹操,合称十八路诸侯。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各自领兵前往洛阳。

众位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曹操乃令手下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说道:“今我等乃奉大义讨贼,必定先立盟主;众为听盟主约束,然后方可进兵。”在座诸侯皆觉王匡所言有理。曹操沉思一番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袁绍虽说心喜,却再三推辞,众人皆说此事非本初不可,袁绍绍方应允下来。

第二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以爵位年龄分列座次,商议进兵之事。经过磋商,由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率部攻打汜水关;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总督粮草,以为后援;其余诸侯与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共为中军,逼近洛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