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王伦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街头,也可以说是街尾,但无论如何,总是一个尽头了,再过去,就没有用石块铺就的大道了。
摸奖用的是分还是角?还是叫角吧。但这样子不对,确实不对。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是货币价值就有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几块钱的一斤的猪肉,一方面,又是轮“角”算的学生零食,还有抽奖机会。
混乱而没有真实,或者是局部真实的货币体系,不会存在于正常运转的现实。但王伦早已是适应了,真实还是虚假,对于王伦而言,毫无意义,反正,这样子的伟力,不是王伦可以反抗的。这样子下来,还不如凭着一点灵光从中牟利。想来也不会被造物主打压,毕竟,那些对于王伦而言极好的东西,说不得,在造物主看来,也不过是可以随意捏造的几行数据。
南镇小学,全名“南镇中心小学”。曾经也有过野望,就是依据着这么的一所小学开连带开发周边环境,可惜,没有办法谈拢。除了周边农田菜地无法征收外,更大的麻烦是每年一次的洪水来袭。滔滔的江水,裹挟着黄泥,将这一片及往下的村落,全部淹没。
南镇临江的部分,能够存活的,也不过是街道中部往上的那几百米区域,恰恰是卡在粮所那一带。而再下去一点的镇政府,也是遭劫,被淹没了一层,脸面什么的,都是丢光了。
“南镇中心小学”的门匾外,就是依附着学校生存的小店了。不多不少,正好六家小店,都是些小卖部。学校也没有驱赶或者打压,事实上,这几家人,要么就是当初被学校征收了土地,要么就是学校职工,学校实在是没有办法下手。
这还只是小智慧,在建立学校的工程中,实在是有着太多可以谋划的地方了。有的人,是争一时之财,有的人,就是为后世子孙谋划。
南镇街面上的三所学校,他们的建立,都是有受过南沙村的恩惠,他们的建立,有着一部分,就是建立在南沙村的土地上。本来那些土地都该是被签署契约买卖掉的,可惜,南沙村耍了手段,没有签约成,只是说看在政府的面上,将那些土地无偿给予建造学校。
等到学校建设完成了,投桃报李,出自南沙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在录取分数上,得到回馈,甚至,一些学校修筑在学校周边的平房,也是可以得到租赁优惠,比如,靠近粮所的那六家平房。
不要小看这么一点的优势,有时,就是这么的一点优势,划分了两个世界。比如,想要参与市县的考校,那就必须得到学校的引荐,那样子的引荐,不是一次两次的考试就可以决定的,要看“综合评价“。整个南镇也不过十个名额,凭什么可以夺下一个名额。如果是出身南沙的话,就算是差着一些,学校也得是认了。否则,南沙村里的族老,队长自然会是来学校闹腾,“你学校都是靠着我们村建起来的,凭什么不让谁谁谁去。”
这话,没法争辩,校长也是憋屈,这是前人留下的债务,偏偏还得是受着。当然,一般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有着计较,自不会自找麻烦,更别说,大多数的老师,也就是出身街道,南沙,岗村这些邻近的地方,彼此都会有所顾忌。
小学前的六间小卖部,生意最好的,还是靠近学校的那两家,这里面,也有着计较。一家,本就是和校领导有着关系,家里媳妇也正是学校老师,很好看的那一种,唯独儿子不争气。也亏得儿子不争气,否则,也收不到这样子的美人儿。是的,就是美人,可惜了,就是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被那男的看上,然后,带回家,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那女的自然是受了恩惠,师范,学校,一路走来,顺畅的很。
就是气坏了她家的父母兄弟,然后,断绝了关系。这样子的一件官司,可是在整个南镇传遍,名声,也没了,事业,也就止于一个小学老师了。这样子的发展,正是男方所想要的,就是这样子,老老实实地教上一辈子小学生,靠着学生的喜爱,吸引学生在自家小卖部里消费,那就是极好的了。否则,有了进步,说不定,就看不上自己儿子了。
这时候,教书还是很有前途的,学生有出息,或者资历到了的话,也可以教导更高的年级,或者,作领导。可惜了这女的,浪费了那样子的容与貌。她那动听的声音,王伦可以至今记怀,只是不曾再见罢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