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定睛看时,发现说话之人乃是位列九卿之首的太常卿刘焉。
刘焉,字君郎,荆州江夏竟陵人,乃西汉鲁恭王刘馀后裔,身高八尺,貌有威严,历任洛阳令、冀州刺史、宗正、太常等要职。
“臣以为,方今天下大乱,只因各地刺史太守腐朽无能,盘剥百姓,以致众叛亲离。眼下黄巾动荡、叛贼四起,各郡虽然可以募兵自守,但却不能越境讨贼,难以协同作战。陛下何不挑选清明廉洁之重臣,用以担任州牧之职,取代刺史坐镇一州?如此则既可监察州中官员,任贤免庸,又可统筹一州军事,讨逆平乱!”刘焉声若洪钟进谏道。
汉廷在各州设置的刺史一职,虽有监察州中官员的职能,却无调动各郡太守的权利,实权有时甚至弱于太守。而各郡太守虽然握有兵权,却又不敢擅自越境作战,只有朝廷授意的持节者才可随意领兵越境征讨,如皇甫嵩、朱儁以及之前的张温等人。因此许多叛贼常常流串于多个郡县,难以禁绝。
“刘太常所言甚是。”汉灵帝这人好似风中芦苇,见风就摆,听谁说的都有道理。
“陛下刚刚才任命了耿鄙、董卓为凉并二州刺史,此时贸然废史立牧,恐怕有所不妥。”中常侍宋猜进言道。他好不容易才将耿鄙扶上凉州刺史的位置,这还没正式上任,刘焉就开始搅合,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的。
“太常卿的立牧之说,臣深以为然。陛下并不需将各州刺史尽数换为州牧,只需挑选三州先做尝试,倘若成效斐然,再行推广不迟。”大将军何进立刻反驳宋猜。
“唔,有道理。那大将军觉得选哪三州为妥?”汉灵帝刘宏问道。
“益州米贼为患、幽州乌桓侵扰、豫州黄巾复燃,此三州虽然贼势凶猛,但叛贼势力仅占一二郡而已,还远未及凉州、冀州、荆州等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可以先行尝试。臣愿保举太常刘焉、宗正刘虞、侍中黄琬三人为州牧。”何进不止建议立牧的州地,更是直接推举就州牧人选。
何进推举的人员,表面上不属于外戚势力,实际上都是处于“十常侍”对立面的成员。刘焉、刘虞身为汉室宗亲,虽非外戚势力,但却是反对宦官的强大助力。黄琬则是解除党锢之后重获重用的名士,曾因“党锢之祸”被禁锢十余年,自然也是反对宦官的不二人选。
“准奏。”汉灵帝刘宏点头称许。当下便命人拟旨,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黄琬为豫州牧,令三人总揽一州事务,负责任免官吏、安民治政、募兵讨逆等。
自此之后,州牧独揽一州大权,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渐渐脱离汉廷掌控,成为威震一方的大诸侯。
话分两头,且说黄粱所率的虎狼黄巾在此期间休养生息,使得汝南、陈郡焕发生机,民生恢复,一片欣欣向荣。在枣祗、骆俊的治理下,两郡第一批粮食得以大丰收,不止解决了粮草问题,还蓄存了不少。此外,虎狼黄巾还新增了不少兵力,总数已达一万五千余人,而虎狼新军也扩充至4000人。
黄粱得知朝廷任命黄琬为豫州牧的消息,急忙召集众人商议。
“主公。我听闻黄琬乃是扇枕温衾的大孝子黄香曾孙,为人正直,识人善辩,早年曾与名臣陈蕃共事。此人曾短暂任职青州刺史,期间一手举荐曹操为济南国相,后来迁离之时又表举曹操为青州刺史,使青州局势得以迅速平稳。此人若是入主豫州,恐怕不易对付。”戏鸢出言道。
“豫州州府位于沛国谯县,正是其提拔之人曹操的祖籍所在地,若其到任之后,必然深得民心。咱们不如先行攻占沛国,使其无法到任。”雷扬提议道。
“雷渠帅所言甚是。况且陈国、汝南、沛国三郡之地便已占据豫州四分之三,这三郡若是尽归黄巾,那黄琬纵有通天手段,也难掀起波澜。”戏鸢接口道。
“也好。虎狼黄巾休养了好些时日,正是需要实战提升的时候。”黄粱点了点头,继续道,“此次攻略沛国意义重大,不容有失。军师可有进军方略?”
“沛国治所在相县,豫州州府在谯县,此二城均有重兵把守。沛国相名为张成,乃是十常侍之首张让的族人,昏庸无能,不足为虑。豫州刺史名为王允,文武兼备,是个不可小视的人物。这二人素来不和,难以同心协力。以我之见,不如兵分两路,主力经陈郡攻取谯县,偏军则直取相县。”戏鸢设谋道。
“王允?!”黄粱心头一惊,他没料到豫州刺史竟然是这位名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