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娘一听,忍不住赞叹,“沈芊,你要是生在行商的人家里,你一定会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你聪明,肯吃苦,你还狠,年纪不大,以后长大了更加不得了。” “又有多少人生在有钱人家的,我没有钱,但我有亲人,我不怕,我也不用做多大的生意,只要能养活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刘三娘点头,“你很不错,三娘很喜欢你,以后有什么困难跟三娘说,只要能帮到的一定帮你。” 沈芊点头应下,“只要三娘还准我们在这儿做事,我就有盼头。” 刘三娘一听,心头一酸,忙说道:“只要你们愿意来,三娘都要你们在这儿做。” 沈芊这下放心了。 晚上收拾妥当,四个人吃了满满的面条,今日三娘竟然给每人碗里加了鸡蛋,没想到三姐妹将鸡蛋全部放在豆渣饭里,用一个袋子提着,准备带回去给他们的爹吃。 刘三娘摸了摸沈芊的头,便叮嘱着四人路上小心。 四个人一路跑回去的,黑乎乎的感觉背后被鬼追。 刘五郎走最前,因为三姐妹怕前面踩到什么,虽然这儿还只是春季,到了夏季走夜路,可能踩到蛇。 快到村口,刚走着,路边一个晌动,没把四个孩子给吓死,刘五郎眼尖,看到黑暗里蹬着的是沈显富,忙喊了声伯。 沈显富在这儿等了好久,眼下看到孩子们回来,心下一安,便带着他们回家去。 回到那破旧的老屋子里,一家四口点了个火把在木板上将豆渣饭打开,沈显富看到三个鸡蛋便是不吃。 最后推来阻去的,小妹吃了一个鸡蛋,另两个鸡蛋就沈显富吃了。 家里买了豆子,沈芊咽不下豆饭,于是去村里磨成了豆粉,早上一家四口吃了豆粉糊糊才出门。 家里砍了好几棵树,又切成了木板子,这会儿就等着晾干了,正好天气不错,沈显富乘着这空挡还将屋子后头的一亩地给翻新种一些菜和豆子,时间是晚了些,但至少还能种下去。 到这个时候沈芊才知道,沈家给的这一块地是个贫脊地,沈家的好田可不在这儿,那会儿沈芊什么也不懂,哪想到这么多,何况当时想着就在老屋后头,这样的话老屋的地基算是他们的了,还能得到一块地种菜。 沈显富也打算去码头做苦力去,这样还能照顾着几个孩子晚上一起回来,沈芊也想着这样更好,中午的话她就可以送豆渣饭给她爹吃了。 因为不用去山上砍柴,只吩咐刘五郎随后赶紧来,于是一家四口先往码头去。 他们到了码头,沈芊拿出饼子来,家里的粗面粉没有吃完,又有豆粉,于是一起做了饼子,这饼有点硬,但很饱肚子。 码头上还没有什么人,倒是有客船停在这儿,有不少客人正在这儿等船的,他们有人手里带着吃点,有的就没有,沈芊忽然想到一事来,说道:“爹,大姐,你们说要是我们在这儿卖早点怎么样?” 沈显富惊愕的看着二女儿,这身板这么小,瞧着就是个孩子,可是做起事来却一点也不马虎。 沈雯想了想,心也有些渴望。 沈芊立即来了劲,说道:“明个儿咱们就做吃点过来试试,咱们这样好了,磨豆浆,做豆渣饭,煎饼和春卷,到时试试看。” 沈雯蠢蠢欲动。 今日在三娘食铺里忙活,感觉就像在打架,与隔壁的食铺抢客人,差一点大打出手,沈芊心里有些不痛快。 刘三娘却道:“你们别着急,隔壁食铺请了那么多人,还是劳动力,这些人请过来工钱高,吃得多,养不了多久的,咱们开小食铺,有船来就生意好,没船来,生意就很惨淡,赚不到几个钱,能养活一张嘴就好。” 沈芊呆的这段时间,她便偷偷地给刘三娘算了一笔账,还真赚不到多少,她知道刘三娘是个寡妇,身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大的三岁,小的一岁,都放在娘家带着,她赚下的银子还得给家里人送去的,不然就没有人愿意给她带孩子了。 这一天劳碌着过去,沈芊回去了。 这一夜半夜她就起了床,拿了豆子去村里借人家的石磨磨了豆浆,又弄了豆花,把豆渣都收集起来,这两样都很简单,沈芊前一世都会,在孤儿院的时候都是自己打豆腐吃的,孩子们都要帮着干活。 接着是做煎饼,家里油不多,她很省,只用油在锅边刷一层了事。 将豆渣饭炒了,加了调料和辣椒,味道是不错了,然后一家人天不亮就往县里去。 到了码头边,客船都还没有来,但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这儿等着。 三姐妹将东西摆出来,开始叫卖,果然有人过来问价,沈芊只想要赚一点就行,她先前打探过这边晌午那儿卖给苦力工的吃点,赚的都不多,再想起三娘食铺里也是薄利,于是她卖得很平价。 豆渣饭三文一碗,豆花五文一杯,豆花口感好,买得起豆花的人一定是有余钱的。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没有吃早餐的,赶第一趟船,也顾不上来,很快豆花一抢而空,而豆渣饭反而留了下来。 豆桨卖得也快,煎饼里包了点青菜,很快就卖完了,最后留下的只有豆渣饭没有人要。 沈芊先前还以为这里头总有穷人吧,没想到人家有钱多了,哪像她们觉得豆渣饭也是好的不行。 这些人上了船,苦力工也来了,大家看她卖豆渣饭,有人还是过来问,沈芊便降了价,本来那豆花就已经按豆子收了成本,这豆渣饭卖一点算一点,于是按二文一碗。 碗很大,这些人却很欢喜,一人一碗的,很快买完,这让沈芊看到了商机,她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豆花,剩下的豆渣就卖给这些苦力工去。 一个早上,三姐妹赚了二十文钱,高兴的不得了,那煎饼似乎很受人欢迎,主要是可以拿着边吃边走,这些坐船的又急的很,早上的钱甚至是煎饼赚的。 三姐妹决定以后都来卖早餐,沈芊知道不少小点心的做法,她一样一样的试,总有一样受欢迎赚钱的。 待三娘的门开了,刘五郎也匆匆赶了过来,听说三姐妹一大清早赚了二十文,刘五郎都震惊了,沈芊问他愿不愿意帮着她们一起做,这样到时她再分他一些,刘五郎连忙点头。 他说道:“自从跟了沈芊出来赚钱,我们家里几兄弟就我最赚钱,我还能将家里的猪喂好,我爹娘很高兴。” 有刘五郎一起,明个儿就可以多带一些来。 晚上回去的时候,沈芊就跟她爹商量,家里首先得置办一台石磨,不然老去人家家里弄,还是半夜,别人不高兴的,同时家里人该每人置办一身衣裳,老在三娘铺里帮忙,衣着很重要,有不少客人邀不到,就是因为她的穿着。 同时她也跟刘五郎说了,没想刘五郎说他娘早已经帮她在缝新衣,就是给他穿着去上工的。 回到老屋里,一家四口又坐下来讨论,打算明个儿她爹不去做苦力,先去买石磨,再扯些布回来,还有家里没有被子,都是拿旧衣裳在盖,这些都要买。 算下来他们手里头的余钱又要花完,但是这些都是迫在眉梢的。 第二天沈显富帮着孩子们将吃食送去码头,他就去了县里头。 刘五郎加入后,算是一个好帮手,所有的成本平分,收益也平分。 今日是挑担子过来的,弄了不少,最早的一艘客船,坐的人挺多的。 沈芊刚出声叫卖,立即有人过来买了,有一个人买就有第二个,很快豆浆最先卖完,接着是煎饼和春卷,然后才是豆花,这些东西好带,拿着就吃,豆浆伴着这些干食一起,正好搭配。 剩下的豆渣饭等那些苦力来了再卖,有些苦力工来得早的,看到那么多人在买,他们不敢上前,直到客船走了,他们才过来问价,见还是两文一碗,立即买了吃去。 全部卖完后,三娘食铺也要开门了。 四个人来到一边将钱点了点,今个儿赚下了五十文,姐妹两人分得三十五文,刘五郎感觉没怎么出力就赚下了十五文,比扛袋子不知道强了多少,虽然挑担子往码头上来是有些辛苦。 沈芊打算做些粉条来卖,家里有了石磨,磨粉就简单多了,平素她爹力气大,没事在家多磨些,也不用再来码头做苦力。 沈芊这么一想,她打算明个儿就试试。 夜里回去,她爹又在半路接,看到孩子们他才能安心。 回到屋里,看到屋里多了的一台石磨,沈芊就高兴的笑了,她磨了米粉,加些面粉,然后搅拌成浆,接着往铁板上刷油上蒸锅,蒸熟后薄薄一片,切成条,加上凉拌作料。 沈芊做了几份给家里人吃,成本高,家里人不敢多吃,但尝到这味道好的不行,明个儿不知道好不好卖的,就是米粉面粉贵。 半夜里刘五郎就赶过来帮忙磨豆浆了,他力气比沈芊大的多,点上火把,一家人都在弄。 然后就是沈显富和刘五郎各挑着一担子往县里头去。 到了码头,将东西放下,那些人便围了过来,第一次看到沈芊做的粉条,很快销售一空。 卖完早点,数了数钱,今日赚多了几文,粉条不敢做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