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顾小五把事情告诉了老太太和宋氏,请她们拿主意。

她一个小姑娘,站出去说自己收板栗别个怕是要笑话的。

点心铺子既然把吉利糕做主打产品,原材料的需求肯定是很大的,板栗只要是干燥的就很好储存,放个一年半载没什么问题。

这需求量大,牵头的人事就越多。秉着不努力不劳心劳力过完这辈子的人才不要主动揽事呢。

老太太首先想到的是大儿子一家,摸黑就去找了顾大山,叫父子几个这几天赶紧的多去捡点。老太太琢磨了的,这天天上山,瞒不了村里人。

顾家村背靠着的这片山,就是划给村里的。既是村里的山,拿山上树的果子能卖钱,你为什么不告诉村里?

老太太也只是私心想叫家里人能先挣几个,最多三天,她得去告诉村长,不然怕是要惹人红眼。

你们家本来孤儿寡母的,村里没少照应,现在有挣钱的法子了,就想把村里撇开?

况且人本来就是这样的,看见原本过的比你差的人过的比你好,这心就不平了。

次日早上,宋氏写了封信请林石头带去娘家,只说她这月份慢慢要大了,有些日子不能回,问问家里情况。

她父母年纪大了,弟弟跟着做学问,摘板栗定是不行的。几个姐姐家里都只是平平,若是能增些进项也能把日子过好一点。

再者,这是长脸的事。

不过宋氏留了个心眼,叫几个姐姐莫声张,摘了板栗弄整齐干净后先放到娘家,等凑齐一车了,叫她弟弟来接顾小五,直接就给送到铺子里去。

有这样心思的不止宋氏一个,辗转未睡的张氏半夜就出去了,回来的时候还赶上了给铺子开门。

她娘家在后山的山洼洼里,那里田地很少,当地人主要靠上山猎点东西补贴,再养些猪羊。后山人都是把猪养在床底下,人在床上睡,猪在床下哼,有条件的谁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和猪住一个屋啊。

过的苦哈哈的,比顾家村的情况差多了。可后山山大,板栗树好找的很。一斤板栗十文钱,一百斤轻轻松松就能扛过来了,那可是一两银子。

张氏有四个弟弟,最小的已经二十有二,因为家里穷还未娶亲。若是能乘着这波东风赚点银钱,这亲事也有着落了。

这些年她也想过帮衬娘家,可一开始家里钱财是婆婆掌着,到后来当家了,她一个个往外生孩子,做娘的哪有不为孩子考虑,能给娘家的实在有限。

眼瞅着这么好的机会,张氏匆忙的赶了一个时辰夜路更深露重的去了,半夜里把娘家人唬一跳。喝了一碗凉水,慌忙的把事情说了,又慌忙的赶回去了。

顾大山要带孩子去捡板栗,她得回去开铺子。

张家人祖孙三代十几口人连夜举着火把去摘板栗,实在是睡不着,钱箔动人心。男人上树上敲,孩子在下面捡,妇人在旁边剥,过年能不能吃到肉就看这一回了。

好家伙,这半天就三箩筐了,估摸着都能有两百多斤。

张老头就跟三个儿子商量,叫大儿子张老大先把这两百多斤板栗用独轮车推过去卖了,剩下家里人歇会接着干。

其实也是因为张氏没说清楚,张老头想着这板栗别人说不定就要一回,赶紧送过去,能卖了就卖了。等张老大到了顾大山家里,正好碰到回家收拾的大妮。

看见她大舅上门还有些惊讶:“大舅,您咋来了?我姥娘姥爷可好?”

张大舅是个憨的,把独轮车立在门口擦汗,不等进去就大声嚷出来了。

“好大妮!你娘半夜回去叫我们弄的东西,说是能卖上大钱!“

可巧,这正中午的时候,好些人端着碗在附近吃饭,听着这大嗓门都往这看过来了。大妮面嫩,背身把门一关,带着张大舅去找她奶。

顾老太太一看这阵仗什么都明白了,请张大舅在院子里先坐着,叫隔壁两个同辈邻居陪着,又使唤大妮先去把村长请过来。等村长过来,家里家外已经围了一圈人。

当着大家伙的面,老太太把大门打开又说了一遍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