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长期贫困就不会积极生产,不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就会使粮价太贵。所以善于平衡粮价的人,一定会谨慎的将收成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小饥、中饥和大饥六个等级。上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四倍,也就是六百石粮食,除去十取一的税收、口粮、祭祀费用和衣服费用还剩四百石粮食;中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三倍,除去费用还剩三百石粮食;下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两倍,除去费用还剩一百石粮食;小饥,百亩只能收一百石粮食;中饥,百亩只能收七十石粮食;大饥,百亩只能收三十石粮食。
所以上孰之年官府要从一个五口之家手中平价收购三百石粮食,中孰之年收购两百石粮食,下孰之年收购一百石粮食。这样做可以防止商人压低粮价,使农民适当得到满足,粮价持平后就要停止收购。小饥之年则官府将下孰之年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中饥之年则卖出中孰之年收购的粮食,大饥之年则卖出上孰之年收购的粮食。这样做即使灾年粮价也不会上涨,居民也不会离散。这就是取有余而补不足。
李悝所献尽地力之教的核心是治田勤谨,以保证国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平籴之教的实质是由国家调剂粮食价格,稳定小农经济。
魏文侯看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后喜不胜收,激动的说到:“有此二策,何愁魏国不富?”
“国相,此二策是何人所书?”魏文侯赶紧问到。
“禀君上,此二策乃李悝所献。”翟璜如实答到。
“李悝?此人现在何处?”魏文侯没听过李悝的名字,便问到。
“正在臣家中。”翟璜答到。
“快带他来见寡人。”魏文侯凭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断定李悝是个人才,而且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才,很有可能是他现在所需要的变法之才。
“是。”翟璜领命到。
翟璜竟亲自回府将李悝带到了魏文侯面前,李悝向魏文侯行礼后,魏文侯向李悝问到:“这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是先生所想?”
“回君上,是草民所想。”李悝答到。
“先生除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可还有什么策要献?”魏文侯又问到。
“禀君上,草民的确还有一些拙见望达天听。”李悝说到。
魏文侯闻言大喜,说到:“愿闻其详。”
李悝掷地有声的说到:“君上,草民以为魏国当废礼重法。”
魏文侯一听废礼重法来了兴趣,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但他还是想听听李悝的具体意思,于是追问到:“何为废礼重法?”
李悝侃侃而谈到:“礼乃世袭公卿之礼,若不废礼,则官爵、土地、财富全都被垄断在世袭公卿之手;法乃国人之法,重法乃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悝的意思是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实行法治。将土地私有化,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魏文侯听了李悝的话后激动不已,又问了李悝一些问题,李悝的回答都让他非常满意。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虽然魏文侯对李悝所说很满意,但他不可能光凭李悝会说就重用,他还是想看看李悝的实干能力。
魏文侯便对李悝说到:“先生,寡人便任命你为司田,施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
李悝知道魏文侯任命他为司田是对他的考校,只要他顺利的施行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魏文侯就会重用他。
“谢君上。”李悝叩谢到。
郑骀一行来到了新郑城外,郑国的文武百官皆在城外迎接。郑骀将吴起母子交给了乐良,他准备让吴起和他的异母弟郑乙一起跟着乐良和卫康学习。郑骀还顺便告诉乐良如果有人到乐府找郑骏就派人去通知他,郑骀想着鬼谷子既然选择做隐士,可能就是不想出仕,如果让鬼谷子知道他是郑国国君说不定鬼谷子转身就走了。
郑骀回宫后来到了书房,这时郑乙嬉皮笑脸的来到了书房,郑骀一看就知郑乙有什么事要求他,于是说到:“阿乙有何事说吧。”
“嘻嘻,君上,您让木匠做的家具送给我呗。”郑乙央求到。
郑乙这么一说郑骀想起了他在去卫国之前让木匠做了两套明清样式的家具,郑骀心想:看来阿乙已经试过高脚家具,知道高脚家具的好处了,反正做了两套,给他一套就是。
“好好好,送一套给你。”郑骀点头说到。
“嘻嘻,君上,我是说两套一起送给我。”郑乙继续嬉皮笑脸的说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