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蔴城县去往武昌府的官道上,一脸华丽的马车正徐徐前行,马车四周,叶鹰领着倾云院的五名护卫一路护送。

车厢内,刘承祐闭目养神,脑中不断默记着前些日徐渭写下的数千字八股经义。

其对面坐着的,正是徐渭。

说来这徐文长也是狡诈,他知刘承祐虽然不擅长八股,可一篇文章是好是坏却还看得出来,故而代笔时并未放水......虽没有放水,可作文之时却不吝辞藻,故意将文章写的冗长。

原本一篇八股经义,大概只需三百字左右便足以,可徐渭却硬生生把每一篇应题八股都写足了千字,如此做法,却是有意想让刘承祐在乡试正式开始前背不下来,这样一来,届时落榜可就怨不得他徐渭了!

车厢内,只见徐渭掀起竹帘朝外头看了看,随即说道:“刘家小子,你看外头的山水多好,炎炎仲夏,何必一直闷在车里头,还是与老道我一并下车逛逛去吧......”

这一路上,徐渭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刘承祐说着话,片刻也不消停,不断出言扰其思绪。

“徐师闹了一路,学生已一再忍让......适可而止吧。”,只见刘承祐睁开双眸看向徐渭,淡声警告道:“若徐师再出言聒噪,便请下车与叶鹰同乘一骑。”

“哼!”

徐渭被刘承祐一口道破心思,没好气地冷哼了一声,随即暗自腹诽诅咒道:“乡试不比院试,入场前还需好一番折腾。文宗圣人若开眼,就请罚此獠临场将脑中经义尽数忘却,乡试落榜!”

~~~~~~~~~~

八月初五,离乡试第一场只剩下四天,熙熙攘攘的武昌府城内已挤满了前来赴考的各县士子,城中酒楼客房房价已在半年前便开始暴涨,可却仍然是粥少僧多,一舍难求。

雁塔楼,取“雁塔题名”之意,位于府城贡院正对面,是武昌城中最大的一座酒楼,能提前在此楼内定下客舍的,皆是湖广一省的富贵之家。

这日,酒楼二层临窗一间客舍内,一袭素白布衣着身的李时珍正与一名样貌清秀的年轻士子对座相谈。

士子名为骆思翼,是黄冈县院试的“小三元”,也是此届湖广乡试解元的热门人选。

房内,只见骆思翼朝李时珍作揖施礼,苦笑道:“学生谢先生此番相助之恩,若无先生,这几日学生只怕要露宿在武昌城街头了。”

原来这骆思翼家境贫寒,此番从黄冈县赶来武昌城赴考,还是问亲朋借的银子,待进了城后已是囊中羞涩,根本无钱支付天价的住宿费用。后得幸遇上李时珍相助,才得已在城中最好的雁塔楼定下了一间客房。

“不必言谢,你是我湖广一省近几年难得的人才,老夫助你为公不为私。只要你能好好应试,便也算是报答老夫了。”

李时珍随意回了一句后,斜眼注意到此时楼下正门处行来一脸华丽的马车,再看到下车之人,一时略显意外地道了一句:“徐文长,他怎么和刘家的人搅到一起去了?”

“莫非......”

楼下之人正是那刘承祐一行人,李时珍见此,心中不免便打起了鼓来。去年冬天,他可是当着刘承祐的面许下过诺言,答应其若是乡试中举,便为其书写荐信一封,以还了刘家的人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