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长这顿饭吃得极为尽兴,喝了一斤多白酒,面前各种骨头撒了一堆。要知道这时的酿酒技术和后世已无多大区别,酒精浓度可是达到了五六十度。

老族长年近九十,不光酒量好,牙也好,胃口也好。

吃完后已是深夜,贞娘让小舅去街上最好的“迎宾客栈”开了一间上好的房间,李继业便扶着醉态酣然,神情满足的老族长前去歇息。

送走了老族长,几个女人便开始清理桌面。

贞娘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着对姥姥说道:“娘啊,你若能活到这把年纪,还能如此能吃能喝,那可真是好福气哩。”

姥姥听了,乐呵呵的直笑。

大小舅妈也抿着嘴笑。

夜里,李尘激动的碾转床榻。

来大明半年多了,自己总算是拥有了明正言顺的身份。

接下来当是漫漫科举之路了。

接着他又想起李继业桌席上要求他改换门庭,入松山私塾学习的事,心中很是为难。

松山私塾作为婺源县第一私塾,无论哪方面自然是比青山书院要强太多,对自己科举之路帮助自然是要大许多。别的不说,就周登第是举人,陈秀才不过是一秀才,二者的学问见识就差了一个等级。

自己虽然有惊人的记忆力,跟普通学童比起来算是一个优势,但只要是能在科举上成功的哪个是记忆力差的。

就本朝三大才子来说,解缙,杨慎,徐渭哪个不是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之才。更有后来的神人王士祯,史书记载此人不但有过目不忘之才,更能保持终身不忘,简直可算特意功能了。

何况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世代书香门第,家学渊博,自有父辈们悉心指导栽培,其优势更是明显。

但如果自己去了松山私塾,青山书院怕就是完了啊。

不过话说回来,陈秀才在自己身上赚了不少的银子,若没有自己学堂恐怕早就关了门,纵使此时离开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天亮后,贞娘便专门租用了一辆豪华舒适的马车,带着李尘和老族长父子回李家村。

这马车比寻常马车宽大许多,由两匹高头大马拉着,座上垫着厚厚的软垫,老族长一坐下去整个人立刻陷下半尺深。

马车开起来,又快又平稳。

老族长连声称好,说这辈子都没坐过这么舒适的马车。

一路上,除了李继业话不多,其余一老一大一小,三人心情都很好,开心的聊着些话题,李尘一口一个老太公叫的甜如蜜,惹得老族长那是眼亮须飘,笑声不断,高兴的好似年轻了几十岁。

不知不觉便觉得时间很短,就像一会儿似的便到了李家村。老族长也不歇会,直接带着母子俩就进了祠堂。

族人们也听说这了事,便齐齐涌进来看热闹,把祠堂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老族长先跪下给祖宗们磕了头,再亲自给灵牌灵位重新换了香,然后从怀里拿出李继业写的带着李尘名字,生成八字的名帖,跪下来用火烧了,一边烧一便喃喃说着什么,大概是说给祖宗听的什么话。

待名帖烧成灰烬了,便停止了诉说。

老族长站起来后,贞娘便拉着李尘一起跪下,给列祖列宗磕头。

接着,李继业取来笔墨,老族长从灵位下面的神龛里取出一本发黄的族谱,细细翻到一页。李继业提笔在李大孝名字下,李尘名字的旁边又补上了李尘两个字。

如此,入族谱一事便算完成了。

贞娘很是高兴,对老族长父子谢了又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