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大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是人赵秀云从门口路过,探头看一眼说:“晚点再来吧。”

那么大一台电视,拎手上还不够累的,她今天受人所托还有事情要办没办法一大早带着走。

福子想带着禾儿他们去找小麦赵秀云不太放心还是把人都送到校门口,仔仔细细交代过只带着两个小的走。

她给苗苗和白若云一人买一串糖葫芦,顺着巷子找到平安里街道办事处。

这一片都是老洋房要么分给各单位做办公室要么分给职工做宿舍。

李老爷子的平安里17号,是后一种。里里外外被隔成几十户人家的居所街道干事一听他们的要求就打官腔说:“退肯定是要退的,但我们也需要时间安置原来的住户。”

听上去是合理,赵秀云问:“那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安置好?”

她也好抽出时间来帮老爷子打扫。

“这可说不定了城里住房紧张嘛。”

问百八十遍都是说不好赵秀云头疼得很说:“只怕有得折腾。”

但这是头一回她也不是屋主,没办法太强硬,只能从办事处出来,有些悻悻说:“看来福子他们只能先住老房子。”

那边的环境和这边不能相提并论,一小间房住两个人也就罢,还用做客厅、厨房和餐厅哪里适合养身体。

赵秀云又踌躇起来,福子再能干也是个孩子,老的老、小的住一块总是让人不放心。

她说:“要不等过完暑假,再让福子他们搬回来吧。”

方海是无所谓,但是说:“老爷子愿意吗?”

打住到家属院,连门都不出,也避讳女眷,一点也不自在。

要是愿意的话,也不会这么急着要搬。

赵秀云把地契、介绍信又收好,找了个路边的水龙头,借水给孩子擦脸。

苗苗吃糖葫芦吃得满嘴都是,连手都是黏黏的,被妈妈搓得“啊啊”叫。

白若云仰着脸说:“赵阿姨,我很干净的。”

其实小脸上一道一道,也被赵秀云揪过来。

两个孩子一般大,有位老太太端坐路边问:“双胞胎啊这是?”

赵秀云有时候懒得解释,就会说:“是啊。”

倒也不是撒谎,就是觉得没必要跟生人说那么多。

她应完牵着孩子要走,老太太又说:“你们来租房的是吧?”

街道办事处和房管所一般是连在一起的,除了些老居民,房子都是分的,城里住房紧,五六口人挤一间房比比皆是。

租房的人也不少,实在是挤,都得通过房管所。

老太太是打量他们从街道出来,以为是小年轻想搬出来住,指点他们说:“现在房子不好租,你们要有钱啊,拐过去太平里,那边22号院2楼想卖的。”

太平里那边也都是石库门的老房子,赵秀云没这个念头,大家都是分房子住,哪有自己买房的。

笑笑说:“哪买得起啊。”

老太太挥着蒲扇说:“我看你们也不差钱,那边一间屋,八百就能卖。”

也就是看他们穿得不错,不然她还不搭腔呢。

赵秀云兜里那点钱都打算用来买电视,再说了,她放着家属院三间房不住,跑去买房子做什么。

她说:“哪有钱啊。”

本来也就是生人搭个话,谁知老太太撇撇嘴说:“看你们也买不起,浪费我时间。”

什么意思啊,赵秀云这脾气。

她“哈”一声说:“你有钱,有本事别卖。”

不是自家的房子,哪里至于这么卖力吆喝。

老太太果然哽住,嘟嘟囔囔说些什么“乡下人”的话。

赵秀云是懒得理会,得亏是她年纪大,不然没完。

家属院的人五湖四海,本地人更稀罕,平常相处还好一些,公社职工院的人看他们都可是一帮外地人。

小孩子之间的排挤厉害,没少为这个吵架。

方海不好意思说老人家什么,走出几步才说:“不就是八百吗?谁没有啊。”

他自觉混得还行,男人都有自尊心,说真的,他现在每个月挣一百五,一年就能攒一千多,媳妇被下面子,比他自己更难受。

赵秀云真没觉得有什么,外头奇怪的人可不少,她说:“那是,我男人工资高呢。”

方海的不舒服烟消云散,说:“我以后一定给你挣钱买大房子。”

赵秀云好笑道:“现在哪有大房子可以买?”

大部分房子都是公家的,哪怕有也是那几间小房,再说了。

“咱们住家属院,买房子做什么?”

三间房,多少人盼都盼不到的好事,也就是军属待遇好,看看这街头巷尾。

方海想也是,可惜地说:“老家盖的五间房,就结婚住过。”

当时他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掏这个钱,但是衣锦还乡的人怎么能不盖房。

赵秀云也没怎么住过,不过给小姑子住也挺好的,她说:“方芳前两天寄了一大包蘑菇干来。”

老家山多,野货多,春雨下一场,多得不得了。

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现在时时寄东西来的是得好处最少的这个妹妹。

也是上回回老家,赵秀云才跟小姑子热络起来,原来都是面子情。

方海说:“你回了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