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讨袁术檄文》传开后,天下英雄又一次将目光聚焦淮南。

太史慈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去岁得知刘繇安定江东后,他就想要投效刘繇。近些时日他一直徘徊在曲阿、吴县一带。想要看看刘繇治下的江东究竟如何。

但逛了月余,太史慈也没感觉江东就和青徐二州有什么区别,依旧是世家大族操持权柄。

不过江东远离纷争,百姓们还算安居乐业。

这证明刘繇不是残暴之主,值得他太史子义投效。

而且比起刘繇,更让太史慈感兴趣的是刘基。路途中他的耳朵都快被刘基的故事贯出茧了。

(其实是刘基请许子将的“月旦评”给自己增加曝光度。)

从故事里,太史慈觉得刘基是胸有大志的少年,还精通筹画之道,是优质潜力股!

而且近日刘基搞出的糖霜让太史慈的味蕾又惊艳了一回。

坊间传闻刘氏糖的做法是天授刘基,但太史慈很聪明,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授之事。刘基应当是偶有巧思,刘氏糖必定是格物而得。

刘基制刘氏糖不是重点,刘氏糖的甜味才是……不是!

是刘基的巧思之才是重点!

一个有巧思、会谋划、还有大志的宗室子弟,这在太史慈眼里就是一代明主的前兆啊!

他太史慈心怀大志,认为大丈夫应执三尺剑,升天子堂。

刘基素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投靠刘繇父子,正好实现此生志向!

之前太史慈到处寻访门路,想要见到刘繇或刘基,但迟迟未能寻觅。

现在刘繇让步骘发表《讨袁术檄文》后,太史慈再也坐不住了。要是错过征讨袁术这等良机,他太史子义又要蹉跎到什么时候?

于是太史慈直接来到石城,询问了打听了刘繇和刘基的相貌,还有吕岱、是仪等重臣的长相后,直接到官署门口蹲点。

这时,一个穿着朴素,面相严肃,穿公服的中年文士正要进官署。

太史慈立马上前抓住此人地手说:“请公稍候,我有要事求见刘扬州!”

被拉住的人看向太史慈,他虽然长得很严肃,但却没有因此生气。

他见太史慈身材高大,仪表不凡,似有贾复之勇,于是微笑着说:“壮士是何人?”

太史慈自我介绍:“我乃东莱太史慈,敢问公姓名?”

那人回答:“我是广陵步骘,填为州牧之功曹书佐!”

一听是步骘,太史慈觉得自己运气挺好:“步公,还请为我引荐!”

步骘颔首:“太史子义,我听说过你!你为本郡截取本州公章,之后避居辽东,此事海内皆知!去岁又为孔北海单骑突围求援刘备,解了北海之围!你不在孔北海处任职,怎地跑来江东?”

太史慈苦笑:“公有所不知,慈替孔文举求援乃是报恩之举,不曾得到职务。我闻刘扬州定鼎江东,想到自己和刘扬州同郡,特来投效!”

步骘听他解释,摇了摇头说:“子义,若孔北海不曾重用你,恐怕我主也不会重用你。”

太史慈大感疑惑:“公此言何解?”

步骘面色沉静地说:“我主好结交名士,若能在士人之中有一二名声,尚可授个一官半职。但子义非士子,我主自矜,未必能用你。”

太史慈听完有些急躁:“这可如何是好?我欲投明主,可天下哪里有明主?!”

步骘见太史慈在官署前大声喧哗,于是把他拉到一边,对太史慈说:“子义莫急,我知有一人会重用你!”

太史慈握住步骘的手说:“请公明言!”

步骘笑道:“你可知我家少主公刘基?”

太史慈眼神一亮:“扬州幼麟,山东刘氏之麒麟儿,慈怎会不知?”

步骘拉着太史慈的手说:“子义,我帮你引见公子!”

太史慈感激地说:“慈谢公相助!”

随后,步骘领着太史慈进入官署。二人来到一间茶房外,门口站着一都督,茶房里面不时传来一少一长的说笑声。

步骘对看门的校尉说:“于都督,现有一壮士求见少主公!”

主动替刘基看门的于麋打量起太史慈,于麋见太史慈身高臂长,背似猛虎,手上茧子极厚,眼神锐利如鹰,猜测这应该是为神射手!

于麋抱拳,郑重地问:“敢问仁兄姓名?”

太史慈拱手:“在下东莱太史慈,字子义!”

于麋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我乃扬州门下督于麋!”

太史慈见于麋这个门下督亲自守门,心下肯定茶室里那个说话的少年必定是刘基!

于麋对二人拱手:“容我禀报!”

于麋走进屋,里面刘基正和门客高岱一边对弈,一边畅聊历史。刘基常以后世的一些言论评价史书,高岱或纠正或认同调侃,二人故此不时发笑。

“少主公,步公带一位壮士求见您!”

刘基好奇:“哦?步大人带人来见我?”

步骘能带谁来见自己?

刘基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名字——步练师!吴国皇后!

哦,不对,是壮士?!嗯?!刘基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预订的嫔妃难道要变成男人了?!

“不要!”

刘基小声惊呼。还好于麋和高岱没听见,不然刘基怕是要错失名将!

高岱见刘基出神,提醒他:“公子?”

刘基回过神:“嗯嗯,于麋,把步大人和那位壮士请进来吧!”

“左右,看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