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启说话直接得开门见山,宋理宗不怒反喜,原因很简单,是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终于有了长进。
当时宋理宗没有子嗣,有不少大臣都纷纷上书,请求尽快选立太子,以定国本。就如吏部侍郎洪咨夔就曾劝宋理宗择优者选为皇帝之子。宋理宗先是推脱,说再等几年,看看自己能不能生出个儿子来。可几年下去了,连个公主都没生出来。所以无奈,他只能选立继承人了。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恰好他的弟弟有唯一的儿子,即赵禥。他便毅然决然地将他一步一步升官、栽培,到今天,赵禥已经是皇子了。但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只因为这赵禥天生愚笨,真不是个做皇帝的料,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宋理宗不管,他本来也就是误打误撞被史弥远从民间选来的,和宋朝正宗的宗室差得远了,他当然不愿意再去找其他的赵氏子孙来即皇帝大位。
宋理宗选择赵禥为大宋皇帝的继承人之前,就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赵禥教导成才,至少得适合当皇帝。可赵禥就是半个傻子,平日里宋理宗教他常常能被气得头昏,但今日,赵禥的言谈举止,都超出了宋理宗的想象。
赵禥终于懂得思考了。
这也是宋理宗大笑的原因,他从赵禥身上看到了希望。
宋理宗叹了口气道:“不错,你所言不无道理,余玠在蜀地,蜀地才能得以安稳。但我也有担忧之处,这些,你是不懂的。”
赵孟启平静地道:“父皇是不是觉得余玠有可能会反叛?”
此话一出,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入宋理宗的脑门,使得他额头一阵发凉。宋理宗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不过十四岁的、甚至被人们都认为是傻子的少年,竟会一下子点中他的心事。
宋理宗的目光突然变得犀利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赵孟启:“这些话,是别人教你说的吗?是不是汤汉?”
宋理宗所言汤汉者,便是赵禥的一个侍读,现今也在朝廷任官,本是理学大师真德秀的宾客。
赵孟启摇了摇头,用诚恳的目光看着宋理宗,异常平静地说:“不是,汤先生没教过我这些话,其他人也没有,这些,都是孩儿自己分析出来的。”
宋理宗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盯着赵孟启,赵孟启则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
“禥儿,你要知道,如果有什么人偷偷把这些讲给你,然后再让你转述给我,那人就是害你的,也是害我的,更是害整个朝廷的,你一定要告诉我,那人究竟是谁,他想干什么。”
宋理宗语气平和,循循善诱的感觉。
赵孟启一脸认真地道:“父皇,请您相信我,没有人交代过我这些话,这些都是孩儿自己想出来的。孩儿知道余玠镇守蜀地,又广纳贤才,修筑城墙,训练军队,是当世难得的良将。而大宋至从建立以来,都对武臣提防,才因此几次北伐都不利。而这余玠,犹如岳飞,是难得的良将,若将其革职,或是不再重用,都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余玠征战沙场数十年,落下一身的病,不易长途跋涉。况且如今朋党之争依然严重,若将余玠轻松召来,余玠恐遭他人陷害,而到时候父皇也会痛失一个可以稳定边疆的大将,希望父皇三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