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赶忙问:“愿闻其详。”
张生一字一顿的说:“摊丁入亩,按田亩多寡征税;
不论身份,全民纳税,扩大税源;
分级税制,抑制土地兼并;
这三点若能做到,基本可以解决财政难题。”
见李亨和李泌听的懵懂,张生解释:“大唐开国之初便施行均田法,征租庸调,丁男年满二十,授田百亩,不管分到的土地是肥田还是贫地,不管地里粮食实际出息是多少,丁男一律要纳粟两石,这是以丁男人口征税,而非以田亩征税。”
“客观的说,均田法实乃善政,如果各地严格执行均田之法,那每个男丁就应该有一百亩田,其中至少有二十亩永业田传给子嗣,而这两石粟米的租也不算高,不至于要了百姓的命。”
“可是开国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如今情势跟开国之初大不相同,人口几乎翻了十倍,根本没那么多田地可授了,新出的丁男,甚至连二十亩的永业田也分不到,可是朝廷收租,只计丁男,不管你名下是否有一百亩田,就算没田也要缴两石粟,这就不合理了。”
“如果施行我的新税法,不以男丁征税,而是按照土地征税,每亩地按一定收成比例征收租税,有地的农户就纳租,没地的农户不用交租。
多收粮的多交租,少收粮的少交租,没收成就不交租了。”
李泌皱眉质疑:“听着倒是好办法,但施行起来恐怕很难,比如关中和河北等地,很多百姓为了不交租,就将土地寄在官身人家或寺庙名下,因为朝廷对官身和僧尼寺庙是不征税的。所以道兄你的想法是好,但还是收不上来租税。”
张生自信的一笑:“这就需要此改革的另一半政策解决了,分级税制。”
“简单的说,田地越少,交税的比例就越低,田地越多,朝廷征税的比例就越高。
每家每户有田一百亩以下,三十税一;
一户一百亩到三百亩,二十税一;
一户有三百亩到五百亩田地的,十税一;
五百亩到一千亩的,五税一;
一千亩到一千五百亩的,三税一;
超过一千五百亩,一律两税一;
而且朝廷征税,对官宦权贵和庶民百姓一律平等。”
“也就是说,新的税法,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只要你名下有田,必须纳租缴税。王子种田,与庶民同税。”
“分级税制,人人纳税,谁还会兼并土地?谁还避的了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