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龙笑道:“姐夫明白了吧?”
朱元璋脸有些不自然,仍旧嘴硬道:“即便如此,每人仍旧能拿到两三斤的粮食,咱一天才吃一斤半……”
这次都不用纪纲,马如龙都听不下去了。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两三斤的粮食,这只是活下去的标准。”
“平时的各类用度,房子、衣服、礼尚往来,哪点不需要钱。”
“你这话说出来,和那句何不食肉糜有啥区别?”
丢人!
丢人啊!
这是朱元璋此刻最清晰的想法。
一个堂堂开国皇帝,竟然被小舅子数落至此。
偏就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也不怪老朱想不到这个问题,他出身布衣登基,考虑的无非就是百姓,或是帝位。
忽视了大明的基层中层干部。
反观马如龙,虽然没当过官,可换位思考一下还是很容易的。
朱元璋想到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又耻于开口,索性道:“纪纲,你出去。”
纪纲如获大赦,抹了把冷汗一溜小跑。
老朱伸着脖子,直到看见纪纲把小门关,这才迫不及待问道:
“如龙,听你这意思,咱得先把官员俸禄调去?”
马如龙理所当然道:“那当然了,费劲巴拉好不容易吃了皇粮,到头来还差点把自己饿死,换谁能干。”
“可是……如此一来,朝廷的开销可就增加了不少啊。”
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死心。
开销是假,其实还是他从小被地方官欺负怕了。
导致对基层官员带有不小的偏见。
换句话说,这叫童年阴影。
马如龙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姐夫,俸禄不去,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
“那个时候,即便是满腔抱负,一心为国的清官,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也只能另辟蹊径。”
“这个蹊径是啥?不就是老百姓嘛。”
“如此一来,贪官污吏必定是斩不尽,杀不绝。”
“百姓连年受到欺压,弄不好再冒出来一个朱重八……”
说到这里,马如龙顿了一下,笑嘻嘻道:“咱俩平辈儿,我这么叫没事吧?”
朱元璋满头黑线摆摆手:“下不为例。”
随后便陷入了沉思。
前元是他不愿提及的时代,朝廷苛政,各地官员疯狂搜刮民脂民膏。
导致各地起义军遍起。
大明虽然没有苛政,但贪官之众,甚至比前元好不到哪去。
若不是杀了一批又一批,恐怕早就民怨沸腾。
长此以往,何来江山之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