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天水城外,汉军第六营。
杨延昭昨日已经从句扶口中知晓,诸葛亮攻取长安的大致部署情况。各营人马这几日就要拔营出征,定于七日后整军出发,取关山大道,兵发长安。
此外,诸葛亮又增派高翔去守列柳城,作为马谡等人后援。而马谡等人,将率二万军士于三日后提前出发。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杨仪和魏延又因为意见不合在诸葛亮座下争吵起来,其中魏延所献的绕过长安,直取潼关,袭扰魏军后方一策,被诸葛亮斥为冒险之举,不予采纳。
杨延昭心下苦笑,对杨仪这个人也产生了好奇。于是问句扶这杨仪究竟是何人,为什么总是针对魏延。
句扶则是摆出一副看戏的表情,说杨仪和魏延都是荆州派系,他们自己人狗咬狗关益州派系什么事情。
言外之意,就是他也不知道,杨仪和魏延两个人为什么斗来斗去。
于是,杨延昭当下猜测,杨魏二人不和,或许只是性格原因罢了。只不过,他现在可没有功夫关注别人。
前日里,杨延昭被诸葛亮罚闭门思过之后,一直在自己军帐中苦想对策。但是却时至今日,都没能想到好的办法。
虽说如此,诸葛亮并没有派人前来干涉杨延昭的自由。所以杨延昭白日里就在自己军帐之中,坐镇理事。
“既然丞相准许我一人便宜行事。呆在这里苦思也无甚意义。不如我趁黎明拂晓时间,前往街亭一带查看地形如何?”
杨延昭想到自己所骑骏马沙里飞可一日千里。当下决定,于次日丑寅相间之时,出发前往街亭,查看地形,随后便可于卯时之前回来,也不会误了点卯时辰。
翌日凌晨时分,杨延昭算准时辰,趁夜摸出自家营寨,行至街亭,已到拂晓时分。
杨延昭一到街亭一带,便登上一座土山,纵观此地地形之后,当下倒吸一口凉气。
此地道路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果真如诸葛亮所言,既无城郭,又无险要,端的是十分难守。
杨延昭在此地徘徊许久,思来想去,唯有于要道之中,筑起城垣。方能有一线胜机。
“若是于此地,筑起一道城郭,作为临时据点,就算魏国举众十万前来,只怕也是难以攻破。只是可惜,时不在我……”
杨延昭闭目冥想,感受此间天气,近日虽然已到隆冬,但是气温却是回暖,风向也是自东而起。
若是吹起北风,杨延昭便可效仿前世跟随八贤王赵德芳镇守三关之时,所献凝冰筑墙之计,于朔风吹拂之间,筑起一座冰城。则险要之地一夜可成。
杨延昭心下暗叹一口气,随后把目光放在不远处的一座树丛茂密的土山之上。
按照杨延昭自己记忆里的三国旧事,马谡一定会舍要道,而据山迎敌。而那座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表面上看来十分险要,但恰恰是兵书之内所写的绝地。
如若魏军将山围住,同时截断水源,放火烧山,则山上之军不战自乱。马谡就是因为过度自信,才会在此地断送了首次北伐的大好局势。
在侦查完街亭一带的地形之后,杨延昭喃喃自语道。
“丞相说我,‘自陷绝地’,看来一点都没错,确实是我自己把自己逼到了这个份上……”
就在此时,杨延昭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丝光亮。
“自陷绝地?对啊,我为什么不赶在马谡之前,将这绝地先行占了,这样他不就会乖乖地回到要道上去固守了吗?”
但是杨延昭转念又一想,自己目前手下一个兵士都没有,又拿什么去占领土山呢?
就在此时,杨延昭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
“兄长大人,你怎么在这里?”
杨延昭回头,发现不是别人,正是已经离开六营多日的义弟,姜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