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古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仰天河,在漫长的岁月中,滋养了河流两岸无数的村落。
有历史,就有记忆,仰天河的历史记忆多数都埋藏在滚滚泥沙中。
仰天河流经陈序村庄所处的地段,积沙土极多,尤其是河沙,从他记事起,空闲之余都会跟着父母到河边挖沙贩卖,这对于经济收入相对单一的村民来说,贩沙是一项不错的“无本钱”的额外收入。
仰天河的“意味”不是指可以贩卖的沙土,而是在挖掘过程中的“惊喜”。
在全村挖沙贩土的年代,从仰天河中不知道挖出了多少古代墓葬,出土了多少文物,从大型的石人、石马、古代战车,到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再到印绶金钩,古币铜钱等等物件。
除此之外,仰天河还一直流传着一段颇有意味的寻宝诀:“三匹马,拉大车,金一车,银一车,还有绿铜凑一车。”,后来还有人煞有其事的专门考证过这句话,“绿铜”不是指铜钱之类的,而是指青铜器。
再往后,随着各种古物的不断出土,村里慢慢的聚集了不少外地的倒客,专门收购挖出来的古代物件,说着半清不楚的各地方言,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跟村民讨价还价。
陈序对历史的着迷说不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从小听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也许是源自省里过来的考古队。
每次村子旁的仰天河河段因为挖沙发掘到古墓,村里的支书都会第一时间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保护好古墓现场,防止出现哄抢的情况,然后报警或者直接通知考古队。
村支书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较深的考虑,如果像古墓这样的比较敏感的东西都被哄抢的话,可能会导致整个村子都无法再肆意的挖沙贩土,甚至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无论古墓大小,清理起来都是比较繁琐的过程,后来为了方便清理,考古队直接驻扎在村里。
除去当地派出所会帮衬几名民警坐镇考古现场以外,老支书也会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一起帮助清理古墓的外围,夜里又组织人守护在古墓周围。
陈序的父亲经常在白天挖完沙,夜里再去守护古墓的现场,多挣一份“守夜钱”。
每次回来的时候,陈父总是会说一句:小序要是以后能有份这样的工作就好了,铁饭碗。
到了周末,陈序就会猫在仰天河的考古现场,看着满头斑白的老教授,带着精神焕发的青年学生一点点的清理出土的各式各样的古物,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这些古物是活的,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老教授时常这样教导手下的年轻学生。
陈序也偶尔能跟那些年轻学生聊上几句,问东问西的,时间久了,就跟他们混的熟悉了。
老教授也曾慈祥和蔼地问过陈序:“小朋友,看到这些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陈序只是纯属好奇心的驱使,根本不知道这些文物有什么价值或者说是意义,不过还是装模作样“”地回答道:“我喜欢看这些东西,像一个见证者。”
老教授听完,微笑的点点头,转身对一个女学生道:“苏梦啊,你看,这小朋友还是很有见地的。”
那个叫苏梦的女学生笑着回答道:“老师您这么喜欢他,让他好好学习,到时候做您的学生。”
......
转眼两年过去,陈序勉强上了一所普通的中学,等到月末放假的前几天,同桌从外面回到教室对陈序说:“陈序,你们村又出名了。”
不知所谓的陈序听的一脸的雾水,同桌说道:“刚才在外面听说你们村上周又挖出个大墓,武警都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陈序骑上单车跟村里的小伙伴一溜烟的往家赶去。
到家只有母亲在家,陈序问大墓的事,陈母回到说:“就是村北边那个大土堆,上几周被几个倒客偷摸挖了,挖塌了半边,才被发现。”
“你爸也跟着支书他们过去帮忙了,不知道瞎忙什么,地里的活也不管了,天天耗在那里。”陈母又略带抱怨地说。
陈序也不听母亲的唠叨,放下书包以及换洗的衣服,就匆匆骑车出门。
“哎,我说饭你还吃不吃了,这什么爷俩,又不是抽大烟,有多大的瘾这是。家里的事就没人管了,就靠我一个人。”陈母看着陈序匆匆出门,又唠叨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