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委婉的说着,告诉朱里:你要是继续待在这,只怕都得饿死。

“陈郡那边的情况如何?”

朱里对此置若罔闻,继续问着下一个问题。

“那边还是比较乐观的,自打何仪与黄邵二人被枭首后,当地的官兵所组成的自卫军队已经开始了对残存的黄巾贼的反击。前来投诚的黄巾中就有着不少来自陈郡。”

朱里再次点头,她对王林的办事效率越来越满意了,道:“既如此,那就明日前往陈郡吧,那边粮草殷实,暂时可供这十多万人的补给问题。”

“这样的话,完全是治标不治本。”

王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朱里计划之中的破绽。

“谯郡的黄巾余党大部分都已经清扫完毕,尚还残存的小股部队已经无法对当地构成威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向西迁移,入驻陈郡了。”

朱里依然没有正面回答王林的疑问,而是在先将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口后方才解释道:“入驻陈郡后,我们便与颍川有了直接的联系,粮食问题便是解决了。而后再南下汝南,将那刘辟与龚都也是一并一网打尽的话,大半个豫州都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自然可以给那些人安排去处了。”

尽管她事先并不知道到底收降了多少黄巾余党,但在每天上报的人口数量都有五六千之多的时候她就明白粮食快要支撑不住了。

那么接下来就不能再继续把时间浪费在这谯郡之内了,必须得实现曹操“经略陈地,就事颍川”的计划了。

不过若是只是遵照主公的命令行事的话,王林的“治标不治本”就将一直悬在她们的头顶上,故此她必须得把主意打在汝南头上。

没有“屯田”这一概念的她尚还只是单纯的以为只要地盘占的够多,粮食的问题就会解决。

“老大,”这时,一直未有发言的徐瑾开口道:“汝南一地的刘辟。龚都远非何仪、黄邵等辈可比,且麾下五万黄巾也多为久经战场之徒,仅凭我等之众,只怕攻之不易啊。”

年过半百的徐瑾如此坦然自若的称呼年仅十余岁的朱里为“老大”,属实有些滑稽。不过他所说之言也确实有理。

朱里当即便是有些沉默,道:“那徐老将军,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一个探测其他人“数值”的能力,但既然有,那就不会白白浪费。有着61智力的徐瑾乃是她帐下最具谋略之人,他的话还是有不少参考价值的。

“不瞒老大,我有一个叫做枣祗的朋友,他深谙屯田之道,如今就在颍川,若是能够将他请来于陈郡诸地实行屯田之法的话,定然可以长久的解决军中粮草紧缺的问题,如此也就不必去与那汝南黄巾争斗了。”

徐瑾不急不缓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唔..”

朱里虽然没有“屯田”这一概念,但不代表她就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当下便是陷入了长久的思量。

所谓的屯田,是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官方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屯田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应用先进耕作方法,劳动生产率较高,财政收入率也较高。

“待我上书请示主公,看主公会如何回复吧。我们先往陈郡暂缓燃眉之急。”

良久后,朱里终是有些无力的说出了这句话,

此事干系重大,并非己方系统内最高长官,亦或者是极具发言权之人的她不敢轻易的对徐瑾的提议做出回答。即便她确实觉得徐瑾说的很有道理。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