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实》杂志社总编韩启伦在社长郑钧那里破天荒碰了钉子。
周一开完例会,几十个人边压低声音交谈,边从会议室罗贯而出。韩启伦与副社长苏意跟在郑钧身后,推开虚掩着的社长办公室房门。没等坐稳,韩启伦迫不及待的开口:“社长,咱们单位新来的小白,你刚在会上看到了吧,挺好一个苗子!”“嗯,”郑钧点头表示赞同。虽然第一次见到白岚琼,但此前,郑钧认真看过白岚琼发表在《胡安省日报》的两篇文章,文笔行云流水,自有夺人之处。若不是有了解,郑钧也不会在宣传部工作例会,讨论人事安排时,把白岚琼当挡箭牌,主动要她到《北实》杂志社工作。
对新一轮人事安排,有多位高官私下或明或暗跟郑钧打招呼,希望推荐认识人到他这里工作。弄得郑钧一个头两个头,都是他的顶头上司,哪位他也吃罪不起!名额有限,按下葫芦起了瓢!用这个得罪那个,用那个这个从此必会老死不相往来!思来想去,白岚琼擅长写作的爱好帮了她自己。郑钧的提议出师有名,杂志社作为国有传媒,有文采有社会服务意识的人自然是上上之选。
白岚琼的去向毫无征兆的,被胡安省著名才子郑钧拿上会议议程。尽管讨论时,有几人看郑钧的眼神讳莫如深压力频袭,郑钧装聋作哑不予理会。他刚从胡安省电视台调转杂志社,岗位变化并非出于他的意愿,而是宣传部巴巴的到电视台三催四请的结果。郑钧本身就带有不情不愿,再加上才子傲娇,性情火烈,行走人间靠的是本事。当他不为权势左右时,别人也奈何他不得。几番推拉之后,对白岚琼以及其他三名新宣传干事的人事安排,与会人员一致通过。
“这么好的苗子,得好好培养,要不,以后让她跟着我工作一段日子,我带着她,保证给你磨练出一个大腕儿!”韩启伦满脸堆笑,诚心诚意提议。听他这么讲,苏意颔首,从一线记者到总揽全局,韩启伦在杂志社已有二十年工龄,是社内当之无愧的“才气担当”。
两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郑钧,就等他一点头,事情就定下来了。韩启伦马上要跟上国家专项采访团奔赴全国各地,白岚琼这时加入他的战队,对个人成长无疑是上上之选。
看着两人理所当然的眼神,郑钧淡然一笑,伸手从桌面拿起一份文件,递给韩启伦,道:“老韩哪,你看过这个再说!”
韩启伦狐疑的接过文件,打开后仔细看了起来,越看面色越严肃。苏意心下生奇,起身凑上前去,见红头文件上标明“关于组织胡安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报道团的通知”。苏意一见这个标题,劈手夺了过来,韩启伦不以为意,顺势与苏意头挨头将文件继续看完。
“老韩哪,部里新下发的这个任务得认真对待,我提议咱俩做个分工,全国专项采访团是咱们社今年工作的要点,你负责落实,基层党建这项工作就交给我来执行吧。”郑钧话一落地,韩启伦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直言不讳的说道:“社长,这样合适吗?如果真要合理分工,也应该是你负责全国这个大项目。至于基层党建报道,是咱们部内部的活动,重要性和影响力相比都有局限,应该我来抓才对。”
韩启伦的话,苏意也觉得颇有道理,原本社里除常规工作,今年重点项目只有全国专项采访团一件事,现在局势发生变化,需要郑钧亲自出马,自然应该将头等大事交由当家人负责,总编落实部内任务,这样的安排恰如其分。
“我倒不这么看,苏社长、老韩,你们看啊,参加全国项目,势必跟着四处走,时间和行程都得听人家的,主动权在人家手里。咱们社里事务杂,时间短可以,但这么大的项目,没几个月根本拿不下来,客观上,我的时间不允许,分不开身。倒是这个基层党建的项目很合我的胃口,时间上我们能自由支配,可以做到社里工作与采访任务平衡发展、互不耽误,你们看呢?”
苏意讪讪,他是三人小团队中唯一纯行政干部,身在杂志社,对采编工作却一窃不通。上面安排下来的重大采访任务,只能靠郑钧和韩启伦执行。除了行政事务,苏意对郑钧的提议大多不加思考的附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