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穿孝衣的景顺皇帝坐上龙椅,他神情疲惫,挥挥手。身后的老太监上前一步,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时任丞相的刘蔚出列道:“陛下,臣启奏,追宁夫子为文正”。此言一出,朝下群臣皆面面相觑,开国功臣夫子曲谥号“文正”,大原建国以来,还未封过其他文臣这一谥号,但宁夫子按功绩,谥“文正”这一文臣最高的谥号也是挑不出毛病。
所以由现任丞相刘蔚提出,倒也不至于让朝臣百官们过分惊讶。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除了太仆李宝以外的百官皆是难以置信。只见景顺帝眯起眼睛,道:“准了,宁公国之栋梁,谥文忠。”
刘蔚及一帮大臣第一时间以为景顺皇帝听错了,刘蔚再叩首道“陛下”,却对上了景顺帝冰冷的眼神,刘蔚若有所思,不敢再说话。
“今日失宁公,乃我大原之劫,朕亦悲痛欲绝,然想我大原得宁公庇护多年,人才济济。该是让宁公安息了,刘相提议追宁公为文忠,朕心甚慰,刘相可还有事启奏。”
刘蔚连忙叩谢,站回文官首列,冷汗已将后背打湿,他的心里有不解有后怕,却再也不发一言。
随后,景顺帝又钦定了一些宁夫子葬礼的细节,这次,不再有人有异议。
待宁夫子的诸多后事安排好后,景顺帝又提议“自朝阳年间以后,北方芜胡屡犯我大原边境,朕欲出兵胡州,一是祭拜宁公在天之灵,二是扬我大原国威,震慑宵小,诸位可有领兵人选。”
言罢,文官这边均是躬头,似是思量着皇上的深意。
当朝太尉李荣则出列叩首道“启禀陛下,陛下雄才大略,我大原经此五十五年修养生息,国富而民强,区区延国弹丸之地,不过宵小。
臣举荐雍州平远军、并州济远军及荆州靖远军,由禁卫军次尉王缶统御三军,替陛下分忧。”
禁卫军王缶闻言也跪下道“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景顺帝听完,不置可否,转而望向丞相刘蔚,“不知刘相意下如何。”
还沉溺在不解中的刘蔚只得略一思量,叩首回应道“微臣认为,区区芜胡,不足为虑,王缶次尉贵为我大原禁军副统领,何须劳师动众,不如由平远军大将单中行,统率平远、济远两军,即可为陛下分忧。”
皇帝问话,自然是对太尉李荣的提议不满意,但今日尤其捉摸不透景顺帝心思的刘蔚也不敢妄自猜测。
北方草原辽阔,草原骑兵由以灵活迅速著称。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大原兵强马壮,且在宁夫子的有意安排下,边军虽未多年未参与大战,但各边军百人为营轮换镇守边关村镇,与草原、佛国等地边境军队及流寇大大小小冲突在这五十多年来未曾断过,宁夫子美其名曰为练兵。
在这个仿佛修行末法的年代,以大原的国力及部队的凝聚力,若是真下狠心,出延山而至云州,荡平芜胡也是有可能的。但大原多为步卒,出兵芜胡,粮草辎重、草原人部落易攻难守都是要考虑的问题,那片土地并不适合耕种。
所以刘蔚猜测,皇上只是想打压一下北边的气焰,于是便有了刚才的提议。但皇上仍然不置可否,李太尉正欲再言,由他率领大原除镇守凉州的来远军以外的经远、平远军、济远军、靖远军、定远五军荡平草原,兵破云州城。
景顺帝再开口道:“陈家军及侯国公,诸位意下如何。”
陈家军是冀州侯国公私军,开国皇帝朝阳大帝赐当时的大将军陈广冀州及其北方作为封地,封其为异姓王,世袭制。
但德清三年那场动乱中,不知是嫌当时的异姓王陈帆勤王不利,还是有别的原因。前两年由宁夫子主导,赐其子陈曲公爵位,赐其冀州城为封地。
这是明赏暗罚,因为陈曲本来是要继承陈帆的王爵爵位的,现独子陈曲为公爵,意味着陈帆逝后,大原皇室是否收回冀州以北的千里地,削减陈家私军的数量一事变得可有作为。
只是陈曲受封赏之后并无意义,景顺三年,陈帆病逝,还是小孩的陈曲主动削减陈家军的数量,随后献出千万家财,支持宁夫子减赋税垦荒屯田,并告病还乡。收回冀州以北封地的事大原朝廷便没有再提,当然也没有人会提出追封陈曲为新的异姓王。
关于陈家军及幼小的侯国公陈曲,一直是朝廷文武百官忌讳莫深的话题,此时由景顺帝提出,丞相刘蔚脑中恍然炸裂,一瞬间便猜到许多事。他赶忙严肃神色,不敢乱瞅,思考如何附和圣上的旨意。
太仆李宝及太尉李荣几乎同时道“陛下,不可!”这两人同一句话将刘蔚的思路打断。
景顺帝似是早有预料“哦?不只李太尉及李太仆有何高见。”
太尉李荣自知刚才唐突,谢罪道:“启禀陛下,我大原人才济济,虽侯国公忠勇之后,然此乃我大原首次征伐芜胡,请陛下体恤臣及七军将士忠勇之心,臣愿率平远军,荡平延云之地,为陛下建立这千秋伟业。”
接着李荣便跪下,随着他跪下,武官们全都跪下,请命之声声音响彻大殿。
本来这时,文官也应该由丞相刘蔚及两位御史大夫领头跪下以示对大原的拳拳之心,但领头的刘相因为想明白了一些东西,所以没有跪下,见刘相不跪,文官们也只能尴尬的站着。
“也不怕平远军打光了都看不到云州城,这个贪功的老狐狸”景顺帝心想,接着又看向自出言之后,长跪不起的李宝。
似是感觉到了景顺帝的目光,李宝抬起头,后又仿佛不知如何开口,接着五体投地道“侯国公告病还乡多年,皇恩浩荡,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也许是措辞过于激烈直白,且有失礼仪。
文武百官均是大惊失色,有的窃窃私语了起来。景顺帝倒是神色如常,他看着伏地不起的李宝,又看看跪倒一片的武官。终于是不耐烦了,景顺帝挥挥手“此事再议”,说罢便退朝了。
巳时初,刚退朝的景顺皇帝坐在御书房中,有下人进来禀报“太仆李宝求见。”景顺皇帝吩咐道“不见,叫他别拿长跪不起这套来压朕。”太监领命出去了,随后,太监返回御书房,手捧一卷用于书写的布帛道“回皇上,李大人让小的将此物献上,说是宁夫子留下的。”
“呈上来”,景顺帝从太监手中拿起布帛,打开来看,笔法苍劲有力,只有四个字“息事宁人,往事随风”。景顺帝沉默良久,气极反笑,哄然将手中布帛砸出。
景顺五十五年,宁夫子陨,大原发兵胡州,雍州平远军及冀州陈家军在夫子山集结,随后翻过燕山,拉开了故事的开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