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那天,阳春三月般温暖。

微风吹拂,阳光妩媚。院子里的树上飞来成群的鸟,喜鹊、麻雀在上面飞来跃去。枝条在不经意间,泛起隐隐的青色,上面鼓着几乎随时会绽开的叶蕾。

青岛有个习俗,正月到庙里或道观祈福,带着心愿把红色的布条系在那里的树枝上,以求来年万事如意。小国毓把红色的布条和心爱的小物件拴在一起,出门时拿在手上扔着玩儿,没想到抛得高了,挂在自家院子里的树上。

红色的祈福随风而荡,成了树枝与鸟儿间的点缀。那只带白毛的黑鸦常常飞来,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它从树上落下来,不断地试探着,上前挑逗那只慵懒的猫。

(▲灯笼)

灯笼,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元宵节,青岛家家户户都要自己扎灯。前一年夏天,一个多月的海熬子天又湿又潮,小国毓身上起了许多又痛又痒的红疹子。丁永一心里记着,年前做扎灯准备之时,提前放了竹夫人的料。

胶东人扎灯,一般都是用苇蔑。在秋天割下芦苇,去除叶鞘,再把芦苇用特殊的破篾工具分成几股,苇篾材料就准备好了。丁家扎灯,用的是竹蔑。破竹篾、浸泡、扎灯、龙骨成形收口,到最后糊纸美化,道道工序一丝不苟。丁永一每年完成这项指尖编织作业,双手都会皴裂出深深的口子。

竹蔑浸泡在水里已经半个月,绕于手指之上,又柔又韧。丁永一取了十四根,竹篾两两一对,交织编错。

小国毓看着好玩儿,也抽了竹蔑,跟着爷爷学扎灯。丁永一帮孙子起了小小的灯笼口,告诉他“压一挑一”的口诀,手把手地将长长的竹蔑,编成了几个菱形的小格子。

“腰身都编好之后,灯笼的雏形就出来了,就可以交给奶奶糊纸了。”

丁永一教完,坐在小国毓的对面,看着孙子边琢磨着边尝试着摆弄竹蔑。他的指间,不断上挑下压,不时地把竹篾拨到适当的位置,让格子保持同样的大小。丁永一飞快地做好灯笼皮,放到二人中间,给孙子做参照。

制作扎灯,是个精细复杂的手艺活,制作竹夫人更是如此。

在扎灯的那些竹蔑之中,丁永一再次优选出十二根。他把锋利的蔑刀立起来,用刃将蔑条压住,之后匀速抽拉。利刃像刨子一样,在蔑条刮下了薄薄的一层。薄薄的竹层几乎是透明的,在刮下来的同时,飞快地卷曲了起来。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如果竹蔑处理不工,哪怕留有一根毛刺,孩子娇弱的皮肤都会被划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檩子。所有优选出的竹蔑用蔑刀刮完之后,丁永一又用准备好的粗布,将蔑条用布攥在手里,反复抽动。直到那些编织竹夫人的用料,都被磨得极为光滑。

(▲竹编篾条)

丁永一手上紧张地忙碌着,眼里却一直看着小国毓。他想着自己小时候,与爷爷在一起的日子,心中百感交集。丁永一的爷爷丁宏涣,是丁家掌事第四代大裳茶。爷爷经常抱着丁永一,给他讲丁氏家族的往事。

几百年前,丁家先祖原本在云南世代种茶。永乐二年,大明王朝在沿海“择要设戌”。丁家先祖来到崂山金家岭,定居城北十里即墨营,平时种田,战时为兵。千里迢迢迁到此地戌边之后,丁家人在太清宫附近发现茶树,相传为南宋末年宫廷妃子谢丽、谢安所植。后来在崂山高峻之处,发现更为原始的茶树,据说安期公曾烹于秦始皇时的崂山茶,便是此茶。这些茶树得崂山其高纬度和山泉、海雾、土壤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可惜山民不知采摘、烘焙之法。

永乐十八年,胶州人王氏为避兵祸来到崂山,有女玉兰嫁与丁家。从此,丁氏采摘茶叶,王氏烤茶饷客。两家共建家塾,并在崂山巨峰以西立茶涧庙,庙内供奉茶神。

习俗与手艺,代代传承。十五扎灯,是丁家孩子学茶之前的入门功课之一。丁家制茶所用工具,均为竹器。从用功用料到空隙疏密,制作工艺比扎灯要复杂严格千百倍。爷爷丁宏涣用竹篾编好摇青桶,刷上桐油,可以滴水不漏。丁永一的竹编手艺,就是爷爷手把手教出来的。跟着爷爷学茶之时,丁宏涣是老裳茶。他已将大裳茶之位传给了下一任丁家掌事,丁永一的爹爹丁赢。

同样是正月十五,同样是扎灯,同样是祖孙,同样是“压一挑一”的口诀……不同的是,当年的丁永一已经变成了爷爷,当年的孙儿换成了眼前的小国毓。

恍然之间,半生已过。时间,过得真快。

看着孙子小国毓,心里想着离世的爷爷与爹,丁永一不知道自己是激动还是难过。他的眼前变得朦胧起来,悄悄地扭过头去,用衣袖拭去马上要流出的泪水。

三十过年那天,按习俗把老祖请回家,丁永一在祠堂里磕头。在他的身后,小儿子丁廷武和孙子丁国毓小声说话,丁永一听得一清二楚。廷武告诉小国毓,点晨炮、守香、铺压岁草,当时他的心里就一阵阵翻腾。那些郑重的交待,一桩一件,仪式与责任,丁永一都承于先辈。爷爷和父亲教给了他,他交给儿子,儿子又交给了孙子。

(▲祠堂)

中国人就是这样,一辈子又一辈子,长幼相继,代代相承。

从青岛村迁居至台东镇,丁家的住址变了,丁家祠堂里跪拜先祖的人换了,但家风无改,习俗依旧。当年,青岛村被德国殖民者强行拆除。丁永一把老宅屋顶、院墙上的瓦,一片一片地取下,全部运到台东镇。那些瓦,是丁氏先祖建房烧制的,每一片上面都有字。它们就铺在现在的屋顶和院墙上。

前面院子里的水缸,也有一百多年了。缸的半截,埋在土里,里面的水永远是满的。丁永一小的时候,也很淘气,经常往里扔抓来的鱼。夏天特别热时会跳进去,脑袋扣着葫芦瓢躲在里面。爷爷丁宏涣从来不责骂,笑着坐在一边,手里把玩着一枚小葫芦。

手中的这把蔑刀,书房里的桌椅,都是爷爷和爹曾经用过的。

丁永一永远记得爷爷丁宏涣慈祥的笑容。当年陪得自己长大的爷爷与爹,都不在了,活生生的两个人,变成了祠堂里家堂轴子上的两个名字。丁永一知道,迟早有一天,他的名字也会写在家堂轴子上。

这种想法,让丁永一心里一直就有的压力,变成更加真切而沉重。

“爷爷……”

正想着,小国毓过来拉了拉丁永一的袖子。

丁永一的头转过来,眼中带着透过世事的沧桑,有一种跨越时空的错觉。他看着孙子小国毓,他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丁永一突然觉得,自己成了爷爷丁宏涣。

见爷爷不说话,小国毓又拉了拉他的袖子。丁永一这才回过神儿来。

竹扎灯,看着简单,动手则难。丁国毓一步一步地照着编,扎完之后,看着却像一个大大的蝈蝈笼子。小国毓不会收口,手里攥着一束竹蔑,就像举着福建人常吃的旺梨。

丁永一笑了,小国毓也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额头。丁永一把孙子抱起来,习惯性地让他骑在自己的一条腿上。他接过竹编之后,拆开一部分,拧了花编,成了一个可以提在手里玩儿的蝈蝈笼子。

(▲竹编蝈蝈笼子)

小国毓提着新编的蝈蝈笼子,开心地跑了。丁永一看着孙子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小国毓刚才躲开了自己抚摸他脸庞的手,就像自己当年躲开爷爷丁宏涣的手一样。当年,丁永一第一次学竹编,也不成功。爷爷丁宏涣用那双粗糙的、皴裂纵横的手,给丁永一编的是一只土蚱。

竹夫人又叫青奴。青岛夏季炎炎,青岛人喜欢打蒲扇、睡竹席。这里气温虽然不如济南府内地那么高,但湿度极大,一到最热的那一个多月,身上永远都是黏黏的,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有了竹夫人这种暑时清凉之物,孩子可以拥抱、搁脚,竹编网眼和中空,可以阻隔有汗的皮肤接触。这样,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下,能有效防止孩子臂弯等皮肤皱襞处,生出热疹水疱。

丁永一用手拍了拍。它外表光润,软硬适中,等完全晾干后会更加柔韧。收口之前,丁永一又编了两个小球放进去。

(▲竹夫人)

编完竹夫人,正好前院喊吃饭。路过厨房,在外面洗手时,他听到里面丁周氏正在说话。

丁周氏的声音之中,带着一点儿教训的口吻道:“每一个人的手,都是肉长的!女人的手,怎么能怕烫?便是烫,也要忍着,也要稳稳地端着。”

她是在对念弟说话。

元宵节,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的食物。北方元宵一般只用素的甜馅料,分成小块,蘸水后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至大小合适,它的表面是干的。南方汤圆馅料有荤有素,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揉圆。汤圆的口感比元宵细腻爽滑。

丁家从来都是两种都做,大人吃元宵,孩子吃汤圆。而且,孩子吃的是七色汤圆。章禹莲早早地就准备了紫薯、南瓜、菠菜、胡萝卜等七色之物。丁周氏把制茶用的摇青篮吊在厨房里,铺上纸后,摇好了大人吃的元宵。章禹莲把七色面蔬分别加入糯米粉,揉成圆的汤圆。念弟早早地就来了,她帮着将揉好的汤圆,分颜色成排地摆在摇青篮上。

元宵与汤圆煮好之后,一碗碗地盛好,等待上桌。

念弟帮着去端,却被烫到手,差点儿打了碗。

丁周氏一边说,一边麻利地继续一碗碗盛出,将它们摆在锅台上。“老二媳妇,你来!”

章禹莲知道婆婆的用意,就没去取方托。她没说话,只是对念弟鼓励地笑了一下。章禹莲留下了最先盛出的那一碗,一手一只,端着两只滚烫的碗走出厨房。

念弟看了丁周氏一眼,放开了刚刚被烫红的、还在痛的指尖。她学着二娘的样子,也想一手一只地端。

“你端一只。”丁周氏拦住了念弟。她说:“端刚出锅的盘碗,不能捧着。指尖托住碗足,拇指扣住碗沿儿。稳步,看路。忍住烫,便不烫了!”

(▲七彩汤圆)

念弟点点头,按着教的,双手端着碗去了。

丁周氏不放心,跟到厨房门口。她看到丁永一,忍不住称赞道:“这孩子,真的是好!小手细皮嫩肉的……”说完,她叹了口气,似乎是在责怪自己。

小念弟第一次踏进丁家的门,是国毓与招弟出生的那一天。招弟的娘没有奶水,眼看孩子要饿死,丁周氏抱着招弟回到丁家,她也跟着来了。这几年来,她两家来回跑,几乎变成了丁家的半个孩子。国毓和招弟读书写字,她一起学;丁周氏上街买菜,带着她一起去;章禹莲下厨,也教她一起做。有时阴天下雨,或是晚了,便住在丁家,和妹妹招弟睡在一起。

章禹莲练琴,见她在旁边饶有兴趣地看,就试着教了。她从最基本的勾剔抹挑教起,到绰注吟猱,再到双手配合拂滚变化和勾托速度练习。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全都是最基本的指法。指法练习,是古琴入门必经之径,也是最枯燥的阶段。许多人学琴,都是败于这个阶段,要么放弃了,要么跳过练习开始学曲。没想到,念弟日复一日,反复在单调的拨弦中,苦练基本指法。章禹莲在学琴休息之时,也教她读书写字,给她讲各琴派的不同技法和风格。

(▲古琴)

念弟左手的拇指侧面,出现了深深的琴吻。章禹莲按《与古斋琴谱》上的坚甲之方,又添了呵胶中的几味,到章老先生那里取了白芨等药材,加水熬浓成粘稠状。待凉凝之后,给念弟涂在指甲上时,却发现她在看那方子。章禹莲有心试她,几日之后说方子丢了,念弟居然提笔一字不差地默了出来。通过这件小事,章禹莲觉得她不仅性格温和有耐力,而且是个有心的孩子。自那以后,章禹莲教得也格外上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