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件事,赵云的声望又上涨了一大截。中山、常山同时为他庆功,冀州刺史部也通令嘉奖。赵云的工作也从真定县调到了常山国。虽然还是游徼,但管辖的人马、执行的任务和郡国中的军侯无异,指挥义兵在整个郡的范围内巡逻、清剿山贼。

常山国相常常当面夸赞,说很看好赵云未来发展,并说只要有职位空缺,他将优先给赵云调升。其实,在国相看来,让不到二十、平民出身的赵云做县游徼,而且赋予军侯一样的工作职责,已经是很高看赵云了。

在世家大族把持官场、卖官鬻爵猖獗的东汉末年,靠实干升官谈何容易。真的出现了职位空缺,国相也只会优先安排给那些大族子弟,何时能够轮到赵云这样贫民出身的小吏。

直到赴邺城参加比武选将的时候,赵云的职位还是那个游徼。四年过去了,努力抓贼、屡立战功的赵云也没有得到哪怕是一级半级的晋升。但当时年轻的赵云,还意识不到这些,他只想认真把事情办好,升官与否甚至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国相的口头称赞和许诺,就足以让赵云充满斗志和干劲了。

不仅如此,年轻的赵云对国家的未来也充满着理想化的期待,朝廷虽然腐败,社会虽然黑暗,但光明还是主流,只要大家努力,百姓还是能够逐渐安居乐业。所以赵云对张燕等黑山军虽也抱有同情,但绝不认同。

就在常山国相用言语称赞和升职许诺笼络赵云为其所用的时候,被赵云救出升天的中山国相,也没少了对赵云的拉拢和示好。中山国相在获救时,看到甄家两姐妹对赵云一脸倾慕之情,便有意为赵云牵线,结下甄家这门亲。他还亲自到甄家说和,没有想到却碰了软钉子。

甄母说四女儿已经许配了人家,五女儿还小。而且现在兵荒马乱,武人虽然可以保护家小,但也容易招来杀身之祸。像赵云这样的基层小吏,既辛苦又危险,哪个大家族的女儿也要好好考虑,合不合适?

中山国相走后,甄母和四女儿、五女儿说:“我们甄家乃世家大族,你们三个姐姐嫁的都是官宦、豪族子弟。你们就是要嫁给武人,起码也要是郡国都尉的公子,怎么能嫁给一个县里的游徼。”

听了甄母的话,四女儿默默点头,甄宓却顶嘴说:“以赵云的武艺、胆识,未来职位可不是一个郡都尉能相比的,起码也是个将军。”

甄母说:“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要到处打仗剿贼,说不定还没有升官就被山贼给杀了。我女儿岂不还要守寡。虽然这次他救了我们一家,多赏些钱财就是了。”别说是对赵云了,就是她那嫡亲的侄儿夏侯兰,甄母也不愿将女儿下嫁。对于夏侯兰对待她们母女的好,甄母也只是托人将其调入邺城军中作为报答。

中山国相在甄家碰了钉子,却没有打消给赵云说媒的念头。他又找了中山国另一个大户人家,那家老爷当时和他一起被黑山军掳走,得赵云相救才平安归家。所以这家老爷对赵云印象不错,同意把女儿嫁给赵云。

在中山国相的穿针引线下,赵云家和那个大户人家,互换了生辰八字,还商定了下聘礼的日子,结果就在下聘礼没多久,那女孩子突然生了怪病,过了不到半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赵云没有看到新娘子一面,却传出那女子是被赵云克死的。很多人还把赵云小时候染疫传染父母和姐姐的事情翻了出来,说赵云是天煞孤星,害死亲人。赵云大哥现身说法,为弟弟证清白也是无用。

夏侯兰等人都劝慰赵云说那些人是心怀嫉妒,才编出这样的话来污蔑他的,让他不必在意。赵云对夏侯兰等人的劝慰,只是风轻云淡地回应说,他从来就不在意这些。

虽然赵云表现得并不在意,这件事却在常山、中山等地传得颇广,竟成了和赵云英勇无敌一样的另一个标签。自此以后再无官员给赵云保媒了,赵泰和夏侯兰等人虽然没少了为赵云张罗,但也是佳偶难觅了。

赵云却豁达地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年轻人当以事业为先。赵云的婚事也就此耽搁了下来。如今赵云已经二十有三,依然是孤身一人,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龄青年了。

赵云收起纷乱的思绪,抬眼一看,已经距离赵家庄不远了。赵云和几个随从说说笑笑,介绍着真定特产、常山风俗。

赵云一行人刚来到赵家庄村口,就被村民认了出来。有人飞快地跑去给赵泰送信儿。赵云快到家门口的时候,赵泰领着大侄女,嫂子抱着小侄女一起迎了出来。

赵云与家人相见,大家都是满心欢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走进家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