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心是一个单纯善良而又懂事的江南乡村女孩。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父母和弟弟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大家庭中。在她的记忆深处,父母工作很忙,做事勤勤恳恳,照顾她生活起居的是女性长辈,妈妈或奶奶。从她懂事起,她感觉父亲经常不在家,因为他很忙碌,为了让家里人生活的宽裕点,或者也为了他自己的野心——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但在那个年代(70—80年代),她的父亲估计不清楚,什么是个人价值。他所面对的,是每天努力工作,养家糊口。那个年代的人过得很苦,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哪还会关注那么多的精神需求。如果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人们生活的重心更多是拼尽全力,努力工作赚钱,让家里的每个人吃饱饭。所以在简心的童年时光,见到她父亲的时间很少,因为她父亲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中,根本没有很多空闲的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小时候,简心每次看到她父亲出差回家,不知道和爸爸说啥,有点陌生感,又怕说错话,显得有点木讷的样子。父亲看她的眼神是慈爱、温暖与包容的,虽然他在家的话不多。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多少有这种感觉,就是很想和父母说说话,聊聊家常,但父母忙里忙外,根本没空,所以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不知道如何和父母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了。
在生活中缺少了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与交流,简心会把自己的很多心里话跟小伙伴倾诉,可能因为她和小伙伴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很多想法会产生共鸣,彼此可以慰藉小小的心灵。在她小的时候,有很多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玩耍,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在和同龄人的相处中,她收获了自信、大方以及无所畏惧。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她成绩优异,是老师经常夸赞的对象,而这些都源于她努力、上进、自律、坚持与不甘平庸的性格。当然她也有软弱的一面,喜欢和每个人和平相处,不喜欢撕破脸弄得不开心。在学校当班干部的时候,老师让她管纪律,她总是不敢按原则办事去惩罚调皮捣乱的学生,不敢太威风凛凛,因为怕和同学的关系弄僵,而是像个和平天使一样维护班级的纪律,对那些捣乱的学生睁只眼闭只眼,或只是苦口婆心好好劝慰。所以她和班里的同学相处得都不错,因为她的这份“软弱”,也由于她所追求的平衡感,虽然在她的那个年纪,她还不懂什么是平衡感或中庸之道。她的这种“软弱”的性格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她的父母为人处世十分宽宏大量,不喜欢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人家开战或弄得不开心,所以在简心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父母念叨:为人要心胸开阔,不能斤斤计较,不然累的是自己,何必呢。这样的成长环境会告诉小孩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父母的行为举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前提。
对小孩而言,日子过得很慢;可对成人而言,日子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在简心小的时候,虽然很盼望暑假的到来,因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上学了,可以懒洋洋地过两个月的时间了。但这漫长的两个月,她真不知道怎么打发,因为在80年代或90年代的农村,没有什么先进便利的基础设施,只有一两个设施简陋的小卖部,可以买根冰棍吃,但也不能天天买,因为没那么多零花钱,要省着点用。父母经常教导:“要节约一点,不要太浪费,如果不是很必要的东西,就不要买,乱买钱一下子就花完了,挣钱不容易。”所以简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没有养成奢侈的习惯,即便以后家庭越来越富裕了。暑假里,简心经常和姑姑家的表妹一起玩耍或聊天,有时也会看些电视节目。那时候电视的频道少得可怜,电视节目的品种屈指可数,她们最爱看的是港剧《新白娘子传奇》《射雕英雄传》,还有后来的国产剧《还珠格格》,电视剧里的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她们乐在其中,经常会讨论电视剧里面的剧情或是评价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那个年代,乡村很闭塞,没有很多新鲜的事物,碰到的人永远那么几个,能在电视剧里看到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或不一样的朝代,对小孩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所以简心有时喜欢模仿电视剧里的人物玩过家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人心却很质朴善良,因为大家过的日子都差不多,没有很多贫富差异,并且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整体的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当物质水平提高了,大家变得越来越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反而会加大。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在发生改变,在不同的环境中,在不同的年代里。简心有时会很怀念那个淳朴的年代,在她长大以后。因为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单纯与质朴,没有过多的虚荣心与攀比心,也没有太多焦虑不安的情绪。其实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原本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如何把普通的日子过得如诗如画,过得那样意义非凡,关键还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取决于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思维方式。
简心和她的亲弟弟差3岁,和很多兄弟姐妹一样,他们两个是在打打闹闹中长大的。80年代的中国实行了史无前例的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只允许生养一个孩子。可能当时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资源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少得可怜,庞大的人口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央政府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但传统的中国家庭都喜欢多子多孙,儿孙满堂,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计划生育的政策很多家庭都接受不了。在政府机关或城市,计划生育推行得更严格;在乡村,相比较而言,会宽松一点。简心的父母生了一个女儿以后,还想要一个男孩,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并且他们也有典型的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历经万般阻碍,简心的弟弟简阳在另一个江南城市出生了。为了不让村里人发现这件事情,简心不能跟着父母,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留守在家乡。那个时候她才2岁半,应该是很想念母亲,所以每天傍晚都会在家门口张望,期盼母亲回家的身影。她是多么希望父母能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陪伴,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父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或解决。她等不来父母,便会经常问年迈的奶奶:“爸爸妈妈去哪里了,我很想念他们,他们怎么一直不回家?”奶奶为了让她心里好受一点,会善意地哄骗她:“爸爸妈妈有工作,一时半会回不了家,等他们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会回来了。孩子,你要乖。爸爸妈妈实在没办法,把你也带在身边。”小小的年纪,简心的内心好希望能每天见到父母,能每天陪伴着她长大,会有多温馨甜蜜,她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内心的伤心和孤独感,因为她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有的时候,人面对的很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特别是人不够独立的时候,听起来有些伤感,但确实是如此的。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宇宙、山河可以永恒,万古长存,但每个人的一生是短暂而仅有的一次。
简心的弟弟出生后,家里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有儿有女,福气满满。后来简心的父亲的事业越来越顺利,也越做越大,是村里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要在人前显贵,一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与勤奋,拥有过人的胆识,再加上天时、地利与人和,才能铸就一番成就。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简心成绩优异,就读于市里的重点高中,每天的读书生活很紧张:5:30起床梳洗,5:45就开始第一节课的早读,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一直晚自习到晚上9:30,10:00准时熄灯睡觉。她和7个女生同住一个宿舍,平时除了读书,也没多少时间聊天玩耍,大家都很自觉,不会互相打扰对方。有的舍友晚上熄灯后还要打电筒在自己的床上温习功课。简心躺在宿舍的单人床上,经常会看到勤学的舍友的蚊帐中还隐隐约约地亮着手电筒的光。她很佩服这样勤奋好学的舍友,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但她自己是做不到的。因为每天的学习强度已经很高,她不想把少得可怜的空闲时间全部用于学习,休息也同样重要。学习是讲究效率与方法的,而不是仅仅靠时间磨出来的。这样的高中生活真的是充实而紧张,大家都怀揣着名校的梦想,所以再苦再累,这几年都拼了。读书氛围很浓厚,每个人都不甘落后,因为读这所重点高中的都是曾经各个初中的尖子生,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简心经常和她的一个最好的朋友文华探讨一些人生的问题,畅想未来,她们两个形影不离,互相安慰鼓励,共同成长进步,学习虽苦,但心里有梦想,有坚定的目标,就觉得人生意义非凡,未来可期。目标就如一座灯塔,可以指引着人前进的方向,如果人生失去目标,就会变得浑浑噩噩,失去生活的激情。在简心的骨子里,有强大的内驱力和上进心,她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永远待在一个小地方,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为此而努力,坚韧不拔地执行,当目标达成,会很有成就感,会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感到由衷的自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