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国。
都城城南。
太阳刚刚升起,薄雾依然连绵。
远处的乌兰山,被云雾笼罩,只能看清轮廓。
一股微风,从山涧吹来,薄雾开始慢慢散去,阳光洒在田畴物野,远处的山峦露出真容。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城北的校场。
列队的将士,队列整齐,整装待发斗志昂扬。
韩旬余与大臣们,站在校场高台上,看着准备出征的将士。
从昨晚五更开始,蛮军就浩浩荡荡,向梁国的边境出发,进入攻击预设阵地,只要蛮军完成部署,就向梁国的巴依山,发起雷霆般的攻击。
“皇上,看大军的队伍,整整齐齐的,就知道前不久,训练过的将士,其战斗力,已经大大提高。如此勇猛之师,将势不可挡。那梁国,再是准备充分,都不是蛮军对手,皇帝就等候蛮军,胜利的消息吧!”
宰相陈逸清和众大臣,站在校场的观礼台上,看着浩浩荡荡的蛮军,经过观礼台开赴前线,情不自禁赞许蛮军将士。
尽管陈逸清官至相位,却从来没有见过这阵仗,尤其是开赴前线的蛮军队伍,还是第一次在校场见过。
“爱卿,这是少见多怪。我大蛮国,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各地出发,那是何等壮观的阵势。如今我蛮国的十万大军,真是整齐的金戈铁马,一旦到了前线之后,就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定将梁军打得落花流水。待我大蛮国大军班师回朝,那又是一番热闹非凡景象。”
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又听宰相陈逸清在旁,大肆渲染蛮军宏大阵势,韩旬余也十分的高兴,目光流连于眼前的景象,说起蛮军得胜归来时的情形。
毕竟这次出征非同一般,这是蛮国拿国运作赌注,若是旗开得胜班师回朝,那是韩旬余梦寐以求的事。
“依微臣之见,我大蛮国大军,是一支勇猛的铁军,一旦与梁军交战,那是没有什么挑剔的。只是这梁国十万大军,微臣以为,还是不可小觑的。毕竟梁国也是强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在诸国之中,也是佼佼者呢!若是有轻敌的念头,那是一定要吃亏的。”
自恃老成的太尉李莲英,见陈逸清在韩旬余面前,一味对韩旬余说好听的话,就在韩旬余身后嘀咕一句,意在告诉韩旬余,要知道梁国,这位战场上的对手,也不是一个软柿子,毕竟梁国的实力就摆在那里,如果轻敌麻痹的话,那就要打败仗的。
其实,李莲英也不是等闲之辈,素来饱读经书又懂历史,尤其对蛮国的悠久历史,那是可不是一般的简单了解。
对于蛮国与梁国,那段不愉快的历史,李莲英更是难以忘怀,以此经常提醒韩旬余,如果忘记这血的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为了提醒皇帝韩旬余,一定不要忘记这段历史,闹得韩旬余不痛快,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怒斥李莲英不识时务,专挑那些旧账说来说去,居然还沾沾自喜的。被韩旬余尅一顿的李莲英,也被同僚有意疏远,仿佛成了孤家寡人。
“爱卿,这是什么意思?大军刚刚从校场出发,就嘀嘀咕咕个没完没了,仿佛就只有尔等知道,那梁国的国力和军力吗?况且,有关军事方面的事,有朕在一旁一直把着关,还有宰相和大将军,究竟管你什么事了?你就不要张着乌鸦嘴,整天只知道叽叽歪歪,在朕的面前说风凉话。”
此时韩旬余和诸位大臣,站在观礼台看蛮军出征,李莲英却提起那个话头,如果不经意的听一听,倒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但是,明眼人当然知道,这个李莲英就是不识时务,竟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闹得韩旬余皮毛火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