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高声大笑:“叔,你可要说话算话。那我就告诉你,这车里是老板派给我爹的货。他俩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还知道那个老板姓什么。”
另一桌的康月如,看王建设和林秀兰没有反应,也开始试探:“呦!二喜,你记性有这么好吗?你说说他们说啥了?”
二喜看着四婶拙劣的演技,脑门青筋直抽抽:“郭老板买了好多低价布。郭老板问我爸:这布你老家好卖不?我爸说:好卖得很!郭老板又说:那雇你两口子给我做衣服、卖衣服,卖完给你分红,你愿意不?我爸说:我们两口子还得回老家呢。郭老板还说:就是让你们回老家做,回老家卖。我出布,出机器,回去你做好衣服,自己卖。这点儿布出多少衣服我心里有数。你两口子加工卖衣服 ,我不给你工资。但是一件衣服我只收4块钱的货款,随你怎么卖。卖多了的钱都是你的。后来我爸同意 了,还签了合同。按了手印。”
二喜喝了口菜汤,接着说:“后来我爸回家跟我妈说,这买卖可以。回去找兄弟几个一起做, 争取半个月全卖完。一件衣服多卖1块,能挣两三千。几家人一分,半个月可能挣四五百 。”
二喜说完,淡定地吃自己的大锅菜。 院里的男人女人听完后,却都顾不上自己的饭碗。女人拉着林秀兰追问不个停,男人围着王建设打听细节。
林秀兰和王建设也没法冷静,这和前一晚商量的完全不一样。至此,林秀兰不敢随便说话,把问题都推到王建设身上。解释自己没见过郭老板,不了解细节。
王建设充耳不闻,低头吃饭。实则脑中飞速运转 ,等心中有了章程,才抬头回答大家伙儿的疑问:“是有这么个事儿。这个布染花了, 在北京做成衣服也没人要,拉回咱这儿,价格便宜肯定不愁卖。这个老板只有不到三百件儿的成衣,一吨的残布,布还不是成匹的。我大概算了一下,估计最后能出,两千多件的成衣。那个郭老板说了,就按两千件算。出来了的都是我的。你们要愿意,咱们就合伙干,提前说好了。做买卖都有风险。你们都想清楚了。”
众人听完,一时陷入安静。王建文心中把账一算,首先表示愿意干,韩彩英没有反对。康月如多了个心眼,提出看看带回来的成衣。
王建设没有拒绝,起身上了拖拉机,扔下一个大麻袋。 一群人一拥而上,林秀兰找来剪刀,剪开缝好的袋口,康月如一把拉出来两件,正好是两个颜色的裙子,都是白带花,花色一红一蓝。无袖、掐腰的半身裙,脖领后有半排纽扣,腰侧两条同色布带子。打眼一看,特别好看的两条裙子。再仔细一看,花色确实有些晕染,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康月如笑道:“这裙子布料挺好,滑得很,样子也行,染花这点儿算什么,五块钱肯定能卖出去,还得抢着买。”语气忽的一顿,又说:“三嫂,只是眼看秋天就快到了,两千多件衣服咱们能做出来吗?就你家有一台缝纫机,我既不会裁布,也不会使缝纫机,这么多布,咱能得做到明年去了。
这时候王建没发话了:,“缝刀机咱拉回来几台,裁布有专门裁布的机器 ,锁边也有专门锁边的机器,就连订扣机都有,不说了嘛! 郭老板提供机器。”
林秀兰又接话道:不会用缝纫机,没关系, 拿碎布练练手,练上几天就练出来了。 兄弟几个也没心思吃饭了,互相招呼着就要把机器搬下来。
主建文上车斗把油布掀开,一共十几个木箱。哥四个加上韩忠 ,合力把十几个木箱搬下车。 又拿来铁棍,撬开木箱,现在的包装木箱做工用料都比后来的要实惠的多。林兰让他们别弄坏了,木箱要用来当工作台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